“两会”聚集环保 考验钢铁原料产业

2013-3-11 10:00:33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雾霾、水污染、金属污染、治理环境、不要带“毒”的GDP,……,这是这届“两会”上出现频率较大的关联词。“两会”代表聚集环保,这对高污染的钢铁原料产业又是一次考验,随着“两会”提出的目标的实施,煤炭、焦炭、铁矿石、铁合金等生产企业面临治理环境的挑战,并波及钢铁原料市场,引起经营者和业内人士的关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在过去五年,我国坚持推进和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7亿吨、炼钢产能7800万吨、水泥产能7.75亿吨。……

治理污染,钢铁业被推上风口浪尖;同样,钢铁原料产业更是首当其冲。在“两会”上,众多代表大声疾呼,整顿治理矿山、煤炭行业的污染重灾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不要带“毒”的GDP。

雾霾天气的形成主要受污染源和季节性、地理性等因素共同影响,我国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煤炭消费。权威部门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火电、钢铁、建材、化工和石油炼化五大行业的污染排放量占全国工业的90%,而前三项都与煤炭行业有关。

难怪在“两会”上,许多政协委员的目光聚焦在煤炭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提出“我们要高度重视煤炭开发过程中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现象,加大对露天煤炭开发企业的督导力度,加强风化煤资源化利用,减少自燃和二次粉尘带来的环境污染,建立煤炭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努力实现‘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原副部长张力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来自环保部的政协委员“两会”期间将向全国政协提交两份提案,一份是尽快修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另一份提案则是关于煤炭总量控制。

“两会”代表指出,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早已过时,难以适应区域性、复合性和压缩性大气污染防治的需求。因此这部已经过时的法律近年来一直被要求修订,然而由于产业部门阻力、立法排期所限和公共参与程度较低,该法迟迟未能修订。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环保局局长张全建议,除尽快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工作外,在新修订的法律中还应增加“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专章,明确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体制、机制,补充完善机动车管理的相关制度。

众多“两会”代表剑指煤炭业,煤炭消费无序扩大造成了环境的恶化,建议对超限额使用煤炭的地区对超额部分征收大气污染特别税,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应在雾霾污染覆盖的17个省市逐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在京津冀地区,2015年前停止建设和不再开工以煤炭消耗为原料的能源和工业项目;在东南沿海地区制定计划,2015年以后不再建设燃煤电厂和以煤炭为原料的工业项目,2020年以后在PM2.5不达标地区不再建设燃煤电厂和以煤炭为原料的工业项目。
煤炭等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于矿产资源。而煤炭、矿产等又是钢铁生产主要原料之一。根据“两会”代表提出的实施对超限额使用煤炭征收大气污染特别税、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淘汰煤炭落后产能,这对煤炭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的挑战,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

据悉,今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紧盯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黑龙江、江西、湖北、辽宁等重点地区,坚决落实小煤矿关闭退出任务。以小煤矿关闭退出为重点,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今年将着力推进煤炭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凡不符合产业政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一律停产整顿;到期仍达不到标准要求的煤矿,坚决依法关闭淘汰。支持重组整合,引导大型煤矿企业收购、兼并或整合小煤矿。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强调,严禁借低水平的技改扩能逃避关闭退出,坚决停止审批新建30万吨/年以下高瓦斯矿井和45万吨/年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日前,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检查验收工作。要求各省(区、市)淘汰煤炭落后产能牵头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对本地区2011年、2012年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完成情况进行公告。未完成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省(区、市),应及时整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前,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将严格控制该地区的国家投资和项目的核准和审批。

除了煤炭行业,其它的钢铁原料,如金属矿山行业,也是受到“两会”代表所剑指的治理污染的重点行业。代表们呼吁加大整治力度,坚决关闭非法矿山。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于2012年8月3日印发通知,将从现在起到2015年底,取缔关闭约2万座非法违法、不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安全保障能力低下的金属非金属矿山,以尽快解决金属非金属矿山“多、小、散、差”的问题,继续降低非煤矿山事故总量,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日前,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方案(2012—2015年)》(以下简称《方案》)。通过开展整顿关闭工作,到2015年年底,关闭矿山475座以上,基本改变省内矿山“多、小、散、差”的状况。

在2011年河南省共有各类矿山2493座,无证开采等非法违法行为得到有效制止,不符合产业政策、安全保障能力低下的小型矿山依法得到整顿关闭,浪费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根据《江门市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关闭工作方案(2012-2015年)》,2015年底前,全市将关闭10座矿山。使矿山开采秩序明显好转,小型矿山数量大幅减少,安全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努力杜绝重特大事故。

人大代表提出“资源枯竭,煤企转型”这是业内关注的问题。这些年一些以煤矿为主要产业的城市陆续出现资源枯竭,不得不转型。希望现在还有煤挖的城市,尽早未雨绸缪,变被动为主动。“在效益好的时候,多想想以后的事情,等到有一天煤挖完了,我们还能有别的出路。”

看来煤炭、矿山行业在转型上将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无疑,这将波及钢铁行业以及钢铁原料市场和钢材市场。

最新消息显示,河北钢铁重镇唐山近期将展开环保大检查,而钢铁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在重点整顿行列。此消息一传开,很快波及钢铁企业和当地钢材市场。据悉,本次环保大检查主要以非法排污、查超排污、查恶意排污等“三查”行动为主要内容。这是因为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遭受雾霾天气侵扰,推升了国内关于环保整治的需求。钢铁行业属于重污染行业,唐山与首都遥遥相望,自然在本次重点之列。后期,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可能面临整改、关停等措施。“两会”过后,华北地区环保压力越发明显,后期环渤海地区环保行动将会陆续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两会”聚集环保,对钢铁原料产业是挑战更是机遇,一旦实施征收碳税、超限额使用煤炭征收大气污染特别税、推行“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的新模式。那么,矿山、煤炭、焦炭等钢铁原料产业将受到冲击,迫使创新、转型,淘汰落后产能,走“低碳、清洁”之路,这有利钢铁原料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比如节能、综合利用,这都是钢铁原料产业发展的潜力。

在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有关人士指出:目前,钢厂的焦炉煤气基本上都是过剩的,可不可以利用起来?焦炉煤气可以做甲醇,后续还可以做二甲醚、甲醛。把产业链做好,效益就来了。制造甲醇可完全解决焦炉煤气无处可用而燃烧浪费的现象,有效地把煤气回收综合利用,不但节约了能源,增加了效益,更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比如钢渣综合利用空间还很大。矿渣是高炉炼铁、炼钢过程中生产的必然产物,每炼1吨钢产生12%-14%的钢渣,目前钢渣利用率约10%。大部分的钢渣堆弃,造成金属和钢渣资源的浪费。采用金刚渣的破碎和粉磨装备,将直接推动矿渣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我国目前废钢循环利用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外废钢处理产业发展的趋势是以废钢破碎分选处理为龙头,利用环保、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研究并开发新型废钢铁综合处理技术,形成新的环保科技产业及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我国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钢铁原料业中落后产能将进一步淘汰,产能总量有效控制,遏制恶性竞争,钢铁原料市场也将得以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关键字:两会 环保 钢铁原料产业)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