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天投票,3月16日,意大利参众两院分别选出议长,总统纳波利塔诺宣布将于3月20日召集两院议长和各党派代表就组阁进行磋商。欧洲媒体对此纷纷预测:参众两院议长的顺利产生为总统正式就组阁展开政治磋商扫清了障碍,但能否就此完成组阁还是一个未知数。
上月下旬开始的政治僵局使欧元区的“重症病人”意大利陷入了更加危险的境地,政治前景不明朗与超出预期的经济衰退使得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对意大利 “痛下杀手”。
3月8日,惠誉宣布将意大利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A-下调至BBB+,展望为负面。惠誉称,调降意大利评级是因大选中无一党派获绝对多数席位和经济衰退持续。该评级机构并称,如果衰退进一步加剧且持续时间较预期更长,可能进一步调降意大利评级。
衰退或远超预期
惠誉称,数据显示意大利的经济衰退要比此前预期的程度更严重,持续时间也更长。惠誉预计,意大利债务将于2013年年底接近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0%。惠誉此前预计,意大利债务见顶时间为2012年年中,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125%。
而实际上,2012年意大利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27%,较上一年上升6.2%,这是自1924年墨索里尼执政以来的最高水平,当时意大利的这一比重为152.9%。
惠誉的报告还称,屡创新高的居民失业率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增加了意大利经济陷入更严重衰退的风险。
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经济自2011年第三季度陷入衰退后,2012年全年又萎缩2.2%。惠誉预计,意大利经济在2013年的萎缩幅度将高达1.8%,远超蒙蒂政府此前预计的萎缩0.2%。
意大利统计局(ISTAT)3月11日公布了去年第四季度GDP终值数据:意大利2012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终值季率下降0.9%,与初值一致;年率萎缩幅度则较初值上修0.1个百分点至2.8%。
经济受累于长时间的内需疲软及库存下滑,出口则获得温和增长。第四季度,进口季率下降0.9%,年率下降6.6%;出口季率增长0.3%,年率增长1.9%;最终国民消费季率下降0.5%,年率下降3.9%;消费支出季率下降0.7%,年率下降4.4%;政府支出季率增长0.1%,年率下滑2.5%;投资季率下降1.2%,年率下滑7.6%。
银行业隐忧重重
在惨遭惠誉降级的同一天,意大利央行公布的1月意大利银行业不良贷款数据也加剧了市场担忧。意大利央行(BankofItaly)公布,1月意大利银行业不良贷款较上年同期增长17.5%,增幅高于12月的16.6%。
数据还显示,当月意大利银行业私营部门存款继续上升,较上年同期增长7.7%,去年12月为增长6.6%。1月非金融业企业贷款则下滑2.8%,为连续第10个月下降,去年12月降幅为2.2%。
JC&AssociatiSIM机构合伙人JacopoCeccatelli表示:“鉴于经济环境恶化以及央行提高不良贷款覆盖率的压力,我预期意大利银行的盈利能力和资本生成会继续恶化。由于利差增大影响着银行的融资成本和所持有主权债的价值,政局的不确定性或给银行施加更多压力。”
近日,英国《经济学家》刊文指出,当前意大利银行体系存在“潜在的危机”。
首先,在爆发金融衍生品丑闻后,意大利银行监管机构的声誉遭受重创,银行管理不善的问题不断被披露。
其次,不良贷款较2012年大幅飙升,坏账也正以惊人速度增长,且今年没有下降的希望。如果意大利银行能赚取可观利润,那它们或许可以承受这些坏账的损失。但事实上,经济疲弱正抑制贷款需求,挤压息差并抬升坏账比例。因为最近几年政府借贷成本的暴涨,意大利银行不得不支付更多借款成本。该国央行估计,意大利的借贷成本(相对德国)每增长1个百分点,该国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将会减少4%(因为银行吸纳了部分成本),贷款损失准备金也需要增加25%(因为家庭和企业支付这些转嫁的成本非常吃力)。意大利企业新贷款的利率远高于德国公司获得的利率。
意大利遭降级之后,其国债收益率难免再次回升,这对意大利银行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3月13日,意大利在惠誉下调该国评等后首次进行发债,需求弱于上次标售,十年期国债尾盘升8个基点,至4.68%。而意大利与德国十年期国债利差已扩大至318个基点。
(关键字:意大利 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