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钢铁:创新转型 钢铁业唯一突围之路</h1>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1"> <span>2013-4-3 9:37:06</span>来源:<span>第一财经日报</span>作者:<span></span> </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2"><a title="投稿" class="v2_content_ico01">投稿</a><a title="打印" class="v2_content_ico02">打印</a><a title="收藏" class="v2_content_ico03">收藏</a> <!-- Baidu Button BEGIN --> <div id="bdshare" class="bdshare_t bds_tools get-codes-bdshare"> <span class="bds_more">分享到:</span> <a class="bds_qzone"></a> <a class="bds_tsina"></a> <a class="bds_tqq"></a> <a class="bds_renren"></a> </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are_js" data="type=tools&uid=684790"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ell_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new Date().getHours();</script> <!-- Baidu Button END -->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3">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4">导读:</b></li> <li>作为国内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宝钢与其他钢铁同行一样,近年来承受着原材料成本高企以及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带来的双重压力。</li> </ul>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5">关键字:</b></li> <li>钢铁 钢铁业 创新转型</li> </ul> <div class="clear_hu"></div> </div> <div class="over_x"><p>作为国内<b>钢铁</b>行业的领军企业,宝钢与其他钢铁同行一样,近年来承受着原材料成本高企以及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带来的双重压力。</p> <p>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认为,经过连续10 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微利经营是中国钢铁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和必须承受的,但对宝钢等钢铁企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p> <p>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宝钢以及所在行业遇到的最大压力是什么?</p> <p>徐乐江:金融危机正在改变全球经济的增长结构,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提出振兴制造业和扩大出口政策,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挤压和新兴经济体赶超的双重压力,这对国内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p> <p>钢铁行业经过近10 年的高速发展,供求关系发生了逆转,已经一脚踏入了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的拐点。一方面产能过剩还在加剧,一方面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中国钢铁行业的规模扩张已近尾声。</p> <p>中国的钢铁行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如果不及时转变发展方式,那么钢铁行业的这种“隐痛”,很有可能成为导致下游产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这是<b>钢铁业</b>的“不能承受之重”。</p> <p>不过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城镇化率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个百年”的目标,对钢铁的需求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我们仍有理由相信,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还有很大潜力,对此我们必须充满信心。</p> <p>日报: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的钢铁行业如何突围?</p> <p>徐乐江: 钢铁业要走出当下的困局,就必须在转变增长方式的经济运行大背景下,紧紧跟随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下游制造业升级和转移的方向。这对钢铁业在品种、质量、性能、响应速度和服务支撑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钢铁企业必须主动改变原有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p> <p>以创新为驱动的转型发展,是国内钢铁行业唯一的突围之路。钢铁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一定会有企业被淘汰。创新驱动,不仅仅包括技术创新。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未来更应该注重的是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对国有钢铁企业而言,机制体制创新可谓任重道远。</p> <p>一个典型的矛盾是,尽管中国的钢铁企业占据全球最大的钢铁企业前10强半数以上份额,但包括宝钢在内的中国大型钢铁企业还没有一家称得上是“跨国公司”,中国钢铁业国际化羸弱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驾驭国际市场运营的经验和能力,核心就是管理创新能力的不足。</p> <p>此外,中国的钢铁业贡献了全球45%左右的产量,却鲜有影响世界钢铁业发展方向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这是中国钢铁业大而不强的典型症状。因此唯有技术创新,才是中国钢铁业发展摆脱资源和环境束缚的新支点。</p> <p>(关键字:钢铁 钢铁业 创新转型)</p></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4">(责任编辑:00938)</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