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发布的汇丰PMI和6月1日公布的官方PMI从数值上看相去甚远,汇丰版的PMI出现了7个月以来的新低,而官方版的PMI却创下10个月以来的次高,在这样的有些混乱的数值下,究竟隐含了什么真实的信息,加之最近钢材价格加速下滑,钢价何时才能止跌企稳?下面笔者结合目前掌握的最新信息为大家作些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把握市场时机有所帮助。
汇丰PMI和官方PMI背离的背后
照理来说,经济状态只有一个,要么好,要么坏,但是根据汇丰版和官版两者的结论却出现了结论的背离,要搞清经济的实际情况必须要搞清两个PMI之间的区别,随后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两个PMI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尽管不是第一次出现,但其实也并不常见,而在中国经济处于减速周期的大背景下,对两个PMI数值的正确解读,无疑对市场以及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统计方法说起,从统计量来看,官方PMI覆盖的样本量无疑更大,它覆盖了20多个行业的800多个样本,这个规模是汇丰PMI的两倍左右。更大的样本量无疑可以降低采样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此外,官方PMI也覆盖了更多的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是占据着行业垄断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而汇丰PMI却把焦点放在了中小企业的身上,换句话说,汇丰PMI的样本中覆盖的企业主要是私营企业。由于大中型企业在中国经济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相信,官方PMI对于了解中国制造业的大趋势、并对制造业的前景作出相对准确的预测,仍然是较为有效的。而汇丰PMI却对了解中国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的生产和生存状况,应该有更大的发言权。在某种程度上,将这两个PMI联系起来进行考虑,也许更能反映中国经济的现实。
从这两个数值来看,中国经济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减速,但官方PMI和汇丰PMI却代表着中国经济的不同侧面。具体来说,官方PMI代表着中国经济的大趋势,而汇丰PMI却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活跃程度。目前来看,中国经济的大趋势仍然是向上的,但由于信贷紧缩和房地产调控等一系列宏观调控,代表着经济活跃度的中小企业在遭遇着一定程度的调整,毕竟每当遭遇整体紧缩时,中小企业由于议价能力低,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支持,这样的情况再度出现,也表明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既然我们认为官方PMI更能反映经济大趋势,那么事实如何呢?使用简单的回归模型分析,我们也发现,与汇丰PMI相比,官方PMI与中国的GDP有着更高的相关性,由于GDP代表着宏观经济的大体走向,这样的研究结果也与我们上面的结论相同,官方PMI相对汇丰PMI更能反映宏经济的整体走势。
5月23日,汇丰公布数据显示,中国5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预览值意外创七个月最低水平,结束此前连续六个月扩张的势头,主要是受新订单疲软拖累,显示经济正在面临减速难题。而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2013年5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5月份中国制造业PMI稍好于预期,相比于四月份也上升了0.2%,一般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五月份的数据一般要低于四月份,但现在五月份略高于4月份,更显出中国目前的经济有一些起色。从分项数据来看,主要是生产环节走强,本月生产指数为53.3%,比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这其中主要是电器机械器材这些行业产成品去库存告一段落,然后订单也有所上升,生产有所恢复,但是有些重工业,比如钢铁、化工等行业可能还处于去库存阶段。另外,出口订单依然较弱,整体来看,经济有所恢复主要是国内的生产恢复速度比出口要快。
钢价为何暴跌
回顾5月钢价走势,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在低价位基础上继续单边大幅下跌,不断刷新低点。截至5月31日,钢材指数收在3360元/吨,较上月末暴跌330元/吨,单月跌幅达8.9%,创下2009年4月份以来近四年新低。粗钢产能释放过快、终端需求回升不及预期、原料价格大幅下跌,以及高层表态政策刺激空间不大等利空消息汇聚,国内钢市恐慌一片,钢价迭创新低。
从供给层面来看,今年1-4月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速达到8.34%,比上年同期增速大幅提高6.5个百分点;全国平均日产粗钢量达215.13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7.85亿吨水平。其中4月份粗钢日均产量达到218.8万吨,成为仅低于2月份220.8万吨的历史次新高水平。国内粗钢产量居高难下,成为抑制当前钢价走势的最重要原因。5月中旬开始钢厂产量略有下降,全国粗钢日均产量环比微降0.34%至218.54万吨,但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从需求层面来看,监测的农历3月终端采购量环比回升7.45%,同比也回升3.29%,表明终端需求释放仍在改善。但需求的微幅改善难敌产量的过快释放,国内钢市供大于求的形势更加严峻。且从周销售数据来看5月份连续四周出现逐周回落,尤其是进入5月下旬后需求回落趋势明显,或许意味着旺季需求高峰已经过去。接下来的六月将面临高温梅雨季节的传统消费淡季,需求形势更难乐观。
从成本层面来看,进口矿价本月不再坚挺,普氏指数月末直逼110美元/吨关口,单月跌幅达到16.4%,唐山钢坯价格更是跌破2900元/吨关口,均创下近9个月以来的低点而从钢厂情况来看,本月无论是板材还是建材厂家,出厂价格下调、对前期合同补差均成为主流,反映出钢厂对后市信心也明显不足。
其实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而言,这波下跌其实主要是最近中央的政策着力点其实在严格控制金融风险,主要是抓影子银行,降低金融行业的杠杆放大使得原有的隐患得以消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由于原有的中小贸易商已被银行限贷大半年,基本挤干了水平,而目前的金融风险其实主要集中在钢厂,由于钢厂资金紧张,在采购原料和销售产品中大量接受票据结算,通过放大资金周转和错开收付时间等手段来弥补资金链的紧张,但近期各地频发的资金票据案件招致严查,短期内的集中检查导致钢厂只有开闸放水,集中抛售回笼资金,通过短期内的集中抛售压低钢材价格,同时减少采购原料数量来向上游原料生产企业转嫁降价成本,从短期看,钢厂目前的市场策略还是成功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一般钢厂集中降价抛货的时间都是钢价的最后一跌阶段.很容易出现V型反转的走势,这是需要值得关注的.
近期钢价走势预测
近期的钢价走势其实是在集中释放市场风险,经过近两年的市场洗礼,其实大量中小贸易商限于资金实力和融资渠道等因素,被迫缩减市场份额,目前钢材贸易份额大量集中在大型贸易商和钢厂手中,而这样的话,反而有利于钢价出现趋势性行情.
从时间上看,钢价下跌已近半年,从幅度上看,近1000元/吨的跌幅可谓惊人,而且随着钢价临近去年低点,价格内在的反弹动力其实也在积聚,自今年3月起,市场盛传唐山钢铁业遭遇“环保风暴”,国家环保部对唐山128家重点涉污钢铁企业进行环保彻查。5月10日唐山市政府更下发通知,决定关停取缔首批199家严重污染企业及落后设备。对比房地产市场,在房价低迷的时候一般是政府加大动拆迁力度的时候,通过在市场低迷时刻拆迁降低拆迁成本,而钢铁行业在目前恰恰是兼并重组的好时刻,并购成本大幅降低,而且地方政府也会给不错的政府补贴,而并购将会降低原料采购成本,优化产品结构,也顺应了中央产业升级的号召,所以今年下半年的行业重组将进一步推进。
目前的钢价下跌笔者认为基本是最后一跌,6月下旬左右是入场的好时机,6月底还贷高峰过去以后,市场需求将得到正常释放,包括新增项目和保障房开工在中央下拨资金的启动下,在下半年将有明显增长,所以目前只要合理控制库存,加速周转,一旦市场企稳,可以适当加大采购力度,合理储备低价资源。
(关键字:PMI 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