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是产能典型过剩行业,因为它是周期性行业,行业发展与经济周期显著相关,经济不景气时,全行业面临亏损。首先,受到原材料环节制约,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像钢材原材料多年来严重依赖铁矿石进口;其次,产品受到需求用户的制约,基本没有什么定价权;此外,缺乏规模效应,行业自律欠佳,缺少在行业寒冬中抱团取暖的凝聚力。
自2006年开始,国内粗钢年度产量均高出同期粗钢的实际需求,而最近两年来供需矛盾不断恶化的局面与“四万亿”计划实施后钢铁新增产能大幅增长有直接关系。
自螺纹钢期货2009年3月上市以来,价格基本处于下行通道中,产能过剩的问题在中长期内左右了螺纹期价的下跌趋势。而就更短的周期而言,价格的波动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重大行业政策以及需求变化预期等。
以春节前的一波上涨行情为例,在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的价格上涨过程中,“城镇化”概念对钢市需求预期形成提振,从而成为了此轮上涨的主要催化剂,而产能过剩问题的影响则大幅降低。
产能过剩就像一座“五指山”压制着钢价。金瑞期货分析师周挺表示,由于钢市产能过剩问题长期存在,市场对其早有预期,因而其对钢价的影响通常并非是决定性因素,而是一种长期压制作用。然而在某一时期市场缺乏主导因素的情况下,市场的关注点将更多回归到产能过剩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该影响因素的作用。
上游原材料也是一样。焦炭期货自2011年4月15日上市以来,一直处于熊市下跌之中。根据期现价差对比发现,扣除上市初期期现价格偏离较大的情况,焦炭期现价差相对稳定在每吨-100元至200元区间,焦炭期货价格整体上先行于现货价格。
期价低迷的深层次原因,则还要回归到真实供需上面来。产能过剩,即需求跟不上供应,低迷的现货市场同样“传染”了期市。
目前国内电解铝行业也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状态。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蒋海辉表示,过剩的基本面也带动了期铝的成交量越发低迷,日内波动变小,市场参与积极性明显降低。这种现状在1-2年内并无改善的迹象。
(关键字:钢铁 钢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