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主要产品产能、产量保持世界第一。2011年中国焦炭产量4.28亿吨,电石产量1737.60万吨,合成氨产量5068.70万吨,甲醇产量2226.90万吨,均居世界前列。
焦炭上下游分析
煤化工产业链较长,产品品种丰富,但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国内煤化工的基础产品仍是焦炭,近年受原煤价格上涨及下游需求减缓影响,焦炭生产企业同时面临上下游的压力,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焦化行业上游为煤炭行业,下游主要是钢铁行业。中国焦化行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由于行业总体存在一定产能过剩现象,焦炭价格主要取决于下游需求。从焦炭产量和下游生铁产量看,焦炭产量和生铁产量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且生铁产量变动要领先焦炭产量一个统计周期(月),说明焦炭产量主要由生铁产量拉动。因此,和下游钢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焦炭企业稳定收入和库存管理的重要保障。
钢铁行业属于强周期行业,生铁产量与宏观经济运行周期紧密相关,受益于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钢材市场需求长期向好,保障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及城际交通系统建设等将直接推升钢材需求。铁路、公路、水利等基建工程的投资在2013年将增加。汽车和家电行业在2013年新的消费政策的刺激下,用钢量将增加。总体来说,主要用钢行业对钢材的需求量可能处于增加的状态。
同时,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11月23日,全国26个主要市场五大钢材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和中厚板)社会库存量为1192.7万吨,较前一周减少16.5万吨。总库存也创下2009年12月以来的新低。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来看,钢铁价格也都很难在2013年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在需求的刺激下,2013年国内钢铁价格走势震荡上涨的可能性较大。
焦炭价格分析
受下游需求传导,焦炭产品价格也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2009年在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拉动下,于2009年8月末达到峰值,后受全球经济第二轮去库存化影响,价格迅速下滑。
2010年初,在经济复苏和上游煤炭成本推动下,焦炭价格快速上涨,后受国际宏观经济复苏不确定性影响,价格持续回落至2010年10月1800元/吨的年度低点。2011年初,焦炭价格延续反弹行情至2011年3月年内高点,随后受国外欧债危机、国内控通胀等政策影响,价格回落至2011年9月年度低点。2011年底至2012年初,焦炭价格未出现上两年的季节性上涨,反映出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的转弱,2012年2月以来,随着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焦炭价格进入新一轮下跌通道。2012年国际煤价暴跌,一方面是国际经济低迷,但更主要原因是美国页岩气对美国本土煤炭形成了巨大冲击,美国煤炭企业加大出口后,加大全球煤炭供给过剩。2013年美国气价将维持在页岩气的盈亏平衡点以上,对美国煤炭发电的压力同比减轻,美国煤炭出口增速将较2012年明显回落,进口煤炭对中国的冲击也减轻。
2013年全球粗钢产量增幅预计仅为2%。预计2013年炼焦煤市场价格小幅上涨。涨幅整体低于焦炭价格涨幅。截至2013年1月底,国内焦炭价格均价约为1764元/吨。
2013年焦炭市场的走势受两个重要因素影响,一是煤炭的供给不会有明显的减少,需求不会有明显的提高,煤炭的价格不会有明显的提高;二是铁矿在扩产,但铁矿需求并没有明显提高,因此铁矿砂价格将保持稳定甚至稳中有降,钢铁厂对焦炭的成本压力将降低。综合2013年上下游市场分析,2013年一级冶金焦在1900-2100元/吨(出厂,含税价)之间,二级冶金焦1700-1900元/吨(出厂,含税价)之间;一级铸造焦价格在2400-2600元/吨(出厂,含税价)之间,二级铸造焦在2200-2400元/吨(出厂,含税价)之间。市场将基本稳定。
(关键字:焦炭 焦炭行业 煤炭 煤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