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6月份国内焦炭市场依然不见起色,徘徊在疲软、低迷运行态势之中,价格震荡下滑,迄今仍未止跌反弹的迹象,对于7月份的焦炭市场行情,经营者似乎并不看好,认为7月份国内焦炭市场价格仍将盘整下行,不过下跌幅度有限。
据经营者及业内人士的市场调研,6月份国内焦炭市场价格整体下跌,跌幅一般为50-80元/吨,一些地区的炼焦煤跌幅90-120元/吨。在6月份最后一个交易周,山西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格降至1040元/吨左右,一级冶金焦出厂价格为1210元/吨左右,较5月底下跌60-70元/吨;山东、安徽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格降到1220-1230元/吨,下跌60元/吨;这周,华东地区钢厂二级冶金焦采购价格较上周五下跌30元/吨,在1220元/吨;喷吹煤采购价格下跌20元/吨,为920元/吨。贵州地区三级冶金焦出厂价格下跌90元/吨,为1470元/吨。河北地区的主焦煤出厂价格下调120元/吨,为900元/吨(不含税)。安徽淮北1/3焦煤出厂价格下调30元/吨,为850元/吨(不含税)。
从交易情况来看,厂家和贸易商的销售普遍不畅,成交不佳,主要是近期下游终端需求不旺。这是由于前一段时期,部分钢厂检修力度加大,一批炼钢炉、轧钢机暂停生产,钢厂开工率下降,对焦炭的消耗量也随之而减少,这是导致焦炭市场价格跌势不止,如近半月以来,华北地区焦炭市场价格下跌趋势较为明显,到6月底,已跌破去年低位,且尚未止跌的迹象。截至目前,国内北方地区焦炭价格连续下跌长达17周,累计下跌幅度超过400元/吨,山西、山东、河南等多个地区焦炭价格已经跌破去年最低水平。
一些经营者分析认为根据目前国内焦炭市场的运行状况,在7月份整个市场还不会出现新的起色,疲软、低迷的局面尚难根本性的改观,价格以震荡盘整为主,反弹的可能性不大,至少在短期内尚不具备条件,不过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这是鉴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受“钱荒”的影响,整个钢铁产业链的资金紧缺的状况更趋严重,且成为一种常态,遏制焦炭市场需求的释放。这场突如其来的银行“钱荒”已持续了一个多月,还在继续发酵,其冲击波很快波及整个钢铁产业链,同样对焦炭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如使用焦炭的上游企业----钢铁生产厂家,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的矛盾,而且日趋加剧,有的钢铁企业因资金链断裂甚至停产,处于贷款风口浪尖的一批民营钢铁企业融资更加困难,甚至出现部分资金链断裂破产的现象;而“钱荒”对包括从事焦炭等钢铁原料和钢铁贸易的流通企业,带来的冲击更为明显。时下,一些银行已经停止对钢铁贸易商贷款,迫使一批贸易企业因缺乏资金而退出钢铁贸易行业,更多的钢铁贸易企业在转型、裁员、瘦身,缩小经营规模,由此而来,焦炭市场的中端需求将会萎缩。业内人士分析,银行业面临新的监管环境、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率的大幅上升,将使得原来就受贷款管理严格的钢铁行业融资雪上加霜,一方面钢厂及钢贸企业通过银行融资将面临更多限制,另一方面融资成本也将出现大幅上升,钢铁行业整体资金形势在今年全年都难以出现明显缓解。无疑,这是对焦炭市场的一大利空因素。
二是国内钢铁市场的严重供过于求格局尚难改变,对焦炭市场的企稳,缺乏需求的支撑动力。目前国内钢材市场面临的高产能、高产量、高供给和低需求、低价位的“三高两低”局面日趋严重,似乎没有缓解的迹象,由于供给过剩,需求不足,供需失衡,供大于求的态势,使钢铁市场持续疲软、低迷,价格震荡下跌,钢材价格已经跌至近4年的最低点,处于10年来的低谷,钢铁企业面临订单减少、销售不畅、库存高企、资金紧缺的压力,纷纷下调7月份的出厂价格,一批大型钢企的7月份冷热板出厂价格全面下调100-200元/吨,有的钢厂的建筑钢材结算价格在指导价格基础上大幅下调160-280元/吨,投射出钢厂的生产经营运行状况不佳,对7月份的钢市行情不看好。再有,7月份又是传统的钢材需求淡季,高温、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季节,遏制下游终端用钢行业对钢材需求的释放。从传统销售数据组合来看,西本新干线钢铁现货交易平台的监测数据显示,近期终端采购量环比回落7.61%,同比回落38.58%,显示出终端需求释放逐步趋弱。业内人士预测,在政府下大决心治理大气污染问题,化解产能过剩,预计7月份国内粗钢产能释放将会得到一定程度抑制,产量增幅有望回落,同样对焦炭的需求也将减少。再有,由于钢材市场的不景气,价格大幅下跌,钢厂效益缩水,在焦炭等钢铁原料采购上尽可能压价,据悉东北地区一些钢厂初计划7月份将焦炭采购价格再度下调20元/吨。这将波及7月份焦炭市场的走势,难以支撑焦炭价格的止跌反弹。
三是受“环保风暴”的冲击,煤炭企业关停增多,焦化企业开工率下降,对7月份焦炭市场带来的影响。今年以来,国家加大对环保的整治力度,一批高污染行业被关停。据了解,山西地区部分小煤企已经停产。同样,鄂尔多斯煤矿关停的已经不少,“基本上一半都关掉了,即使不关闭的,发工资也都困难了,根本都不赚钱”。在“供过于求”、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煤炭市场引发的“跟风”降价和市场恐慌情绪,导致煤炭价格降幅进一步增大。由此波及国内焦炭生产行业,近来东北地区的焦企开工率普遍下降,开工率较低;有的地区的焦化企业开工率下降一半,那么后期焦炭市场可供资源增幅有限,或呈现下降趋势。从一些焦化企业反馈的信息,现在一些厂家的焦炭库存量很少,焦炭现货资源均不充裕。如果煤炭、焦炭企业控制产能释放,降低开工率,主动减产限产,后期焦炭市场供需矛盾有望缓解,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焦炭价格的下跌,这或许是7月份焦炭市场趋稳的一个利好。
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对7月份焦炭市场具有利好的一面,更有利空的一面,且利空大于利好,总体来看,焦炭市场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买方市场基本格局没难根本性改变,这就决定了焦炭市场价格“易跌难涨”,但考虑到目前国内焦炭市场价格已经跌至去年低点,预计7月份市场跌幅或继续缩小,下跌幅度在30—50元/吨区间,而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关键字:7月 焦炭 价格 盘整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