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利好政策可期 钢价即将重拾上涨之路

2013-8-7 9:26:27来源:中国钢铁现货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刚刚进入8月份,持续反弹的钢市逐渐冷清,前期利好影响消退,上涨动力匮乏。加之高温天气影响,需求不旺,贸易商陷入观望,国内钢价全面回落。国内各主要市场如北京、上海、武汉、天津、广州等均以下行为主,临近周末,市场价格略有企稳反弹。虽然近期市场成交状况有明显好转,各品种库存总量都在下降,但目前总体库存水平仍较高,回笼资金的意愿较强。

近期钢价由7月的全面上扬,转入节节回落,主要原因如下:

一、利好消退,推涨无力。可以很明显看出,7月份的暴涨,最主要的是政策的持续推动。就钢材行业基本面而言,并无大的改观。7、8月本来是传统的钢材消费淡季,受高温雨水天气影响,需求量逐步萎缩,成交量逐步下降。利好的不断涌现,受买涨不买跌的采购心理影响,中间需求和终端需求的集中爆发,造成市场成交升温的现象。而在利好消退后,缺乏实质性需求拉动,钢价逐步回落已是必然。

二、钢坯价格大幅下跌,钢厂产量反弹。最近一周,唐山地区Q235普碳方坯价格从3130元/吨下跌至3070元/吨,跌幅为60元/吨,出现明显下滑,市场成交一般,商家观望渐浓。同时,随着沙钢8月份热轧产品价格的出台,短期内国内主要大型钢厂推涨结束,缺乏新的刺激。原材料价格的下跌,拉低钢厂生产成本,扩大盈利空间,从而导致粗钢产量反弹。据钢协统计,7月中旬重点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71.8万吨,旬环比增长1.4%;全国预估粗钢日均产量为213.03万吨,旬环比增长2.4%。在经过7月上旬的回落之后,7月中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再度明显回升。

三、贸易商获利了结,落袋为安。经过7月份的大涨,贸易商存货或囤货的资源,盈利空间相当可观。随着期货、电子盘价格的转头向下,钢价连续几天的下滑,商家对未来预期转差,对短期内继续推涨存在疑虑。部分贸易商抛货兑现,销售心理、出货意愿增强,市场议价空间变大,导致成交价格不断走低。

综合来看,目前,市场处于连续冲高后的调整阶段,加之原材料价格大幅跳水,市场信心受挫,现货价格回调。不过上周末,现货市场在资本市场的带动下,出现止跌现象,部分品种甚至出现小幅反弹。同时,现阶段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整体向好,并且政府层面保增长的态度明显,不排除政府会继续推出更多利好政策的可能。综上,随着前期低价资源的消化,短期内钢价有望企稳回升。

国内钢材库存降至5个月来新低

国内钢市主要品种的钢材社会库存延续下降趋势,但受高温多雨影响,需求转弱,特别是建筑钢材需求大幅回落,导致去库存速度创5个月来新低。据库存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上周五(8月2日),全国重点城市五大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钢材社会库存总量1526.55万吨,较此前一周同期下降12.95万吨,其中线螺等建筑钢材库存降幅大幅回落,冷轧、中厚板库存小幅增加是造成去库存降速的主要原因。

分析认为,上一周全国范围内的高温天气覆盖,户外大部分的工地施工进度缓慢,造成建筑钢材需求持续大幅下降,现货市场成交清淡,商家出货困难。板材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但随着钢厂资源陆续抵达,商家库存小幅回升。在去库存化速度持续放缓的同时,国内主要品种的钢材价格也因此进入全面回调阶段。

政策利好长板材需求预期增强

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3%,环比上月小涨0.2个百分点,反应制造业活动继续回暖,其中制造行业的就业指数、产出指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新订单指数均出现上涨,说明未来制造行业将在稳增长措施中继续好转的可能性很大。

在制造业指数回升的同时,政策红利依旧占据主导,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积极释放有效需求等十项温和刺激经济的措施,特别是在房价继续上涨、地王不断涌现的情况下竟然未提及房地产调控方面,市场解读认为下半年国内房地产开发将进入高峰期。另外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市政地下管网建设等六项城市基建重点任务,意味着城市基建投资会大规模增加。另外,日前国务院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明确提出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布局调整调整等;对于造船业面临的接单难、融资难等困境并没有直接的利好。几大政策红利极大的刺激股市、大宗商品市场的信心,对于现货钢市而言,无意大幅度的提高未来的钢材需求预期。

综合观点:钢材市场久涨之后的阶段性调整基本结束,8月初期钢材市场虽仍在高温的笼罩之下,终端需求走强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市场上现货资源依然较少,加上原材料依旧处于高位,成本支撑力度较大,加上政策红利赋予较强的需求预期,在钢厂继续上调出厂价的支撑下,我们认为本周国内主要钢材价格回稳拉涨的可能性较大。

(关键字:钢材 利好政策 钢价)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