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时下铁矿石价格下行通道已经开启,上涨的可能性很小,尤其是在中长期,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一些市场人士对国内铁矿石市场行情作出如上的判断。
进入10月份以来,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上涨的势头明显减弱,止涨企稳,盘整运行,整个市场呈现疲软态势,交易一般,不温不火,下游终端用户欲压低采购价格,而矿山“挺价意愿”较强,买卖双方进入僵持、博弈的状态,导致近期铁矿石市场价格涨不上,跌不下的盘整局面。
到10月中旬,在河北地区的国产矿(66%)价格1070元/吨,与9月中旬相同,横盘了一个月,进口矿(63%)价格由9月中旬的950元/吨,到调到10月中旬的940元/吨,则小幅下调10元/吨,高位回落;从总体看,铁矿石市场价格稳中趋降,进入震荡下行通道的预兆已经显现。
10月25日,河北地区的66%品位铁精粉价格为1080元/吨左右,安徽地区的65%品位铁精粉价格保持1040元/吨左右;湖北、福建地区64%品位铁精粉价格下跌20元/吨,为960元/吨。进口矿市场价格小幅波动,国庆后,普氏62%粉矿价格一路小幅攀升,最高达到135.5美元/吨(CFR),较9月底累计上涨4.5美元/吨,但在铁矿期货上市后,外矿价格开始逐步回落,普氏价格下跌3美元/吨。国内市场的进口矿,PB粉矿价格910-940元/吨,PB块矿价格1050-1070元/吨,杨迪粉矿价格815-845元/吨,63%巴粗矿价格930-965元/吨。
从矿商在经营中反馈的情况,这段时间铁矿石市场交易一般,销量不多,钢厂采购热情不高,压价采购意识很强,观望情绪较浓。而矿山和矿商“挺价意愿”增强,不愿低价出货,导致市场交易清淡,成交量有所萎缩。在这种状况下,个别矿商的报价小有松动,议价现象较前期较为明显。
市场人士根据目前国内铁矿石市场运行状态,认为铁矿石价格已逐渐步入震荡下行通道,继续强劲上涨的行情不会出现,这是鉴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国内钢材市场疲软,价格震荡,支撑铁矿石市场价格上涨的动力缺乏,反之为其震荡下行开辟通道。“金九银十”,本是钢市旺季,而今年“金九”旺季已经落空,“银十”亦不见旺季的踪影,钢市交易清淡,厂商销售不畅,销量有减无增,价格一路下滑。在这种状况下,不少大型钢企纷纷下调钢材出厂价格,以缓解资金、库存压力。由此而来,钢铁企业面对效益大幅跳水的严峻局面,必然对铁矿石等钢铁原料的采购加大控制力度,尽可能压低采购价格,以降低生产成本。近期来,一些钢厂的铁矿石采购价格下调意愿明显增强,应对矿山和矿商的“挺价”,两者的博弈,最终钢厂或占上风,促使后期铁矿石市场价格的盘整下行。
二是铁矿石市场的终端需求强度将会减弱。进入四季度,资金紧缺矛盾加剧,加上国内钢市不景气,钢厂以检修控制产能释放,减少钢产量。近期来,钢厂检修停产增多,钢产量增幅回落。如10月上旬,中钢协统计的会员单位粗钢日均产量176.41万吨,旬环比下降1.3%;预估全国日均产量212.81万吨,旬环比下降1.1%。按照往年惯例,四季度将进入钢厂集中检修的季节,加之国家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预计四季度粗钢产量总体较三季度将有所下降。由此波及铁矿石市场,钢厂对铁矿石的消耗也将随之而下降,失去支撑其价格上涨的动力。
三是铁矿石市场供给量增长,与需求的减弱形成反差。近年来,由于铁矿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促使铁矿石产能持续扩张,产量不断递增,铁矿石市场的供给增量明显大于需求的增量。诸如,淡水河谷2013年上半年产量和销量为1.41亿吨和1.17亿吨;2014年淡水河谷产能还不会有大的释放。巴西钢铁企业CSN2012年产量和销量为3370万吨和2580万吨,其中66%销往中国;未来几年将实现8900万吨的产能,增加约6000万吨的产能。阿赛洛米塔尔2013年上半年产量为3360万吨。今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持续增长,9月份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达7458万吨,环比增加557万吨,涨幅为8.08%。目前进口矿港口库存整体维持在7000万吨以上的水平。下游终端用户的铁矿石库存保持合理正常的水平,大都不愿大批囤货建仓,加大资金的占用,且对铁矿石等钢铁原料成本控制力度逐渐增强。因此,从铁矿石市场供需状况来看,随着RioTinto和FMG在澳大利亚的前期投资继续扩产和达产,西非的塞拉利昂也开始向海运市场输出矿石,结合中国增速放缓的铁矿石需求和全球铁矿石成本曲线不断扁平化,供需平衡将会倾向更多的过剩。由此,为铁矿石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开辟了道路。
从上述这些因素可以预见,短期内国内铁矿石价格难有大幅波动,现货价格趋稳;而从中长期来看,铁矿石供给将稳步增长,而国内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的需求难以持续上升,这就决定未来铁矿石市场价格处于盘整下行通道。
(关键字:铁矿石 市场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