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市场面临形势并不乐观

2013-11-11 9:56:37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曾丽丽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进入11月份以来,国内焦炭市场总体趋稳,前期的价格强劲上涨的态势不再显现,市场人士认为焦炭市场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由于供给过剩,需求减弱,后面焦炭市场面临的形势并不令人乐观。

11月份的第一个交易周,焦炭市场价格除个别地区价格小幅上调10-20元/吨外总体趋稳,北方地区焦炭市场价格自10月底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之后亦逐渐企稳,没有继续攀升。周末,华东地区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1360-1420元/吨,准一级冶金含税价1430-1480元/吨。山西地区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承兑出厂含税价格1150-120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承兑出厂含税价1280-1300元/吨,一级冶金焦车板价1330-1370元/吨。河北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价格1270-130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价格1330-1340元/吨,唐山地区的二级焦炭价格1380-142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价格1450-1470元/吨,均为到厂含税价。河南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厂含税价1310-135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厂含税价1360-1400元/吨。东北地区二级冶金焦到厂含税价1430-146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厂含税价1470-1490元/吨。在西南的贵州地区三级冶金焦出厂价格保持1450元/吨左右。

从各地的焦炭市场交易情况来看,厂商销售一般,焦化企业基本按照下游终端用户原先订货合同发货,销量并没有增加;经销商出货似乎并不顺畅,对后市行情大都持谨慎心态,不敢贸然囤货建仓,去博行情。因而,中端需求不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焦炭市场价格的上涨。

在分析后期焦炭市场走势时,经营者及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国内焦炭市场面临的环境并不乐观,不确定因素将左右后市行情变化,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这些不确定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下游终端用户对焦炭需求强度减弱。“金九银十”,钢材市场旺季环旺,钢价持续下跌,有些钢价跌至年内的底点,钢厂销售不佳,订单不足,库存增加,不少钢企下调钢材出厂价格,吸引商家和客户采购,以消化库存的压力;而上游原料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且较为坚挺,钢材生产成本上升,钢厂效益跳水,有的重陷亏损的边缘,因此不少钢厂由“降价保价”转向“减产稳市”,钢材产量下降,对焦炭需求也随之而减少。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171.17万吨,旬环比下降2.97%;10月下旬,中钢协会员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70.33万吨,旬环比下降0.5%;预估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09.84万吨,旬环比下降0.4%。据国家统计局快讯,10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209.94万吨,环比下降3.73%,今年2月份以来首次跌破210万吨。国内粗钢产量10月上旬开始有所下降,而进入11月份,钢厂又迎来集中检修期,加上各地加大整治环保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力度,在年底之前,2013年度的钢铁产能淘汰指标必须实现,一批钢厂将被关停,钢材产量将会继续下降,预计11月的钢产量将少于10月份,钢厂对焦炭需求继续减少。所以,需求强度减弱,支撑焦炭市场价格上涨的动力缺乏。

二是焦炭市场供给增加,供需矛盾凸现。由于前期焦炭市场转暖,价格上涨,刺激焦化企业产能释放,产量增加,据专业机构对独立焦化企业样本数据显示,9月末,独立焦化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4.6%,较上月小幅上升,接近年初最高水平85%。今年1-9月,焦炭产量累计为3.56亿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2%;9月产量为4029万吨,同比增幅大幅回升至14.3%。据最新统计,10月份的焦炭产量为4026万吨,同比增长9.2%。进入11月份,焦炭产能继续释放,产能大于200万吨的焦化企业开工率继续上升至93%的历史高位,产能在100至200万吨的焦化企业开工率也不断上升至80%。焦炭产量明显增长,而下游终端用户对焦炭需求在减少,供给过剩,库存高企。到11月上旬,天津港、连云港和日照港3大港口焦炭库存合计为295.3万吨,处于近年来的高位水平。供需矛盾凸现,制约焦炭价格走高。

三是上游原料市场变化,左右后期焦炭市场走势。焦炭的上游原料,炼焦市场价格持续震荡波动,据焦化厂家及贸易商的市场调研,8月以来,我国主要港口进口主焦煤现货价格止跌,逐步反弹,其中澳大利亚产的主焦煤现货价格平均上涨100元/吨左右。9月份,国产焦煤现货市场价格开始止跌企稳,小幅回升。进入11月份,焦煤价格继续攀升,在11月的头一周,国产焦煤现货价格上调了10-30元/吨。焦煤价格上涨,焦化企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促使厂家提高焦炭出厂价格。据悉,日前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的一些焦化厂先后上调焦炭出厂价格,幅度20-30元/吨。在10月底,国内五省区焦化企业组成的焦化企业提议会员单位将11月份焦炭价格上调30元/吨。

四是环保整治和淘汰落后产能,焦化企业关停,缓解供需矛盾。今年各地加大对环保治理,焦化企业首当其冲,一批焦炭生产厂家关停,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焦化企业受到较大影响。时下,唐山地区3.2m以下焦炉正在紧张拆除过程中,后续产能收缩。山西地区也是如此,去年5月,全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目前,此项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截至今年9月30日,全省焦化企业数量已经从2010年底的223户减少至116户,企业数量减少47%,独立常规焦化企业户均产能由70万吨提升至140万吨。138户被兼并企业中,已有105户基本完成实质性重组。在年底之前,各地还有一批焦炭产能被淘汰。

五是“冬储”启动,下游终端用户对焦炭需求或许有所增加。11月7日已“立冬”,气温下降,尤其是北方地区气候变化更大,一年一度的“冬储”又将启动,不管今年的“冬储”量多少,但对焦炭的需求将会平时增多,是没有悬念,在一定程度上对后期焦炭市场构成利好。

上述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11月份乃至年内的焦炭市场具有利好和利空的效应,这也就决定了后期焦炭市场价格震荡波动,上涨缺乏动力,下跌遇到阻力,因而后期焦炭市场行情或许以稳为主,整进入盘整状态。

(关键字:焦炭 价格)

(责任编辑:0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