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寒流”吹走“金三” 废钢超跌后反弹

2014-3-27 14:25:25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张斌顺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以“两会”开始的2014年三月,并未出现“金三”的市场行情,在两会提振的市场信心遭遇超日债违约和山西海鑫钢铁贷款逾期后,在今年去库存化未成功的“三高”压力下,国内钢材和原料市场在3月中旬遽然跌落,创近5年来最低值,而钢企在今年一季度几乎近半数亏损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开始或真正进入冬天。

注:河北唐山地区普碳方坯(Q235,150*150)包到价格

3月国内钢铁市场可以说遭遇了三高一低,粗钢高产量、钢材高库存和铁矿石的高港口库存,低的,却是市场信心。在国内信贷收紧和钢厂利润降低的情况下,市场信心低迷。
国内粗钢产量继续保持高位,淘汰落后产能与大气污染防治并未得到统计数据方面的支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月-2月,全国粗钢产量1.31亿吨,同比增长1.7%;生铁产量1.17亿吨,同比增长0.2%;钢材产量1.66亿吨,同比增长4.9%。平均日产粗钢221.69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钢材库存方面,在持续增长10周后,钢材社会库存终于降低,开启了去库存阶段,而截至3月21日,螺纹钢社会库存为991万吨,周环比下降3%,热轧卷板以及钢材主要品种总库存环比分别下降0.94%与2.55%。但是,钢材社会库存整体压力仍然较大,并且,钢厂库存也居高不下。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3月上旬重点钢企库存为1666.2万吨,同比增长近30%。

港口铁矿石库存方面,全国港口库存延续涨势,再创新历史高。截止3月21日,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1193万吨,创历史新高。市场需求低于预期,钢厂在普遍亏损和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对原材料购买谨慎,且港口铁矿石库存压力较大。

在以上三高的影响下,国内钢材市场在下游需求恢复缓慢的情况下,去库存化迟迟未启,导致了钢材市场持续低迷的局面,而在3月中旬,一场来自金融领域的风暴重创了钢材市场信心,导致了国内钢材和原料价格的超跌。

3月6日,有消息称,江苏地区部分钢厂接到银行通知,对其贷款将减少20%。山西海鑫钢铁因资金链断裂,未能偿还逾期银行贷款,陷入30亿元债务危机,6座高炉已全面停产。导致了钢材市场对资金链的担忧,市场心态遽然收紧,而分析人士则表示,银行对钢铁生产、贸易企业贷款的收紧是压垮钢铁产业链上弱势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3月7日,亏损的太阳能设备生产商上海超日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未能按期支付债券利息,成为中国首例债券违约案,令市场对中国银行体系的担忧加剧。“超日债违约”是中国第一个公司债违约案例,但可能不会是最后一个,导致对中国经济成长放缓将损及对铝等基本金属的需求忧虑加剧。

受此影响,国内钢铁产业期货价格大幅降低,10日,期市一片惨绿,沪铜、沪螺纹、大商所铁矿石、焦煤、焦炭多个合约跌停。

在3月中旬的大幅跌落后,24日,汇丰银行公布的3月汇丰PMI初值为48.1,较上月下跌0.4个百分点,为八个月来低点。3月汇丰PMI初值继续下滑显示增长延续了年初以来的弱势。尽管外需有所回暖,但内需仍在走弱,这一情景与去年年中类似,增长主要受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疲软以及工业部门产能过剩拖累。

分析人士认为,中央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稳定增长。这些措施可能包括,降低私人投资的准入壁垒,针对修建城铁、空气清洁、新建公用住房进行投资,并且有可能降低贷款利率。受此影响,市场期待心理增强,钢材市场超跌反弹,等待在城镇化建设影响下的4月下游需求的增长。

3月国内废钢市场情况:

3月上旬,受两会召开的影响,市场等待两会能带来一定的利好消息,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在这样的情况下,3月上旬国内废钢市场总体保持今年以来的弱稳态势,局部小幅回落,江浙地区重型废钢价格在1970-2100元/吨左右。

国内钢铁产业链呈现恐慌性下跌,在国内信贷缩紧和超日债违约的消息后,煤焦钢、铁矿石期价大幅跌落,并传递到现货市场,导致了原料产品价格的大幅跌落,使得本已饱受了钢材社会库存持续增高、钢材钢厂库存持续增高和港口铁矿石库存创新高等负面因素影响的国内钢材产业链再遭打压,价格回落,也使得“去库存化”乐观预期心态消息,转而悲观普遍,原料产品价格也跌落到自2013年以来的最低值,废钢价格也大幅降低50-100元/吨,达到了自2008年以来的最低值。江浙地区重型废钢价格也降低到了1920-2020元/吨左右。

3月下旬,国内钢材市场超跌反弹,在市场预期宏观利好消息将出台和对4月下游需求启动乐观的影响下,废钢价格局部地区小幅上涨。

2014年3月国内重型废钢价格走势如下:

(关键字:废钢 废钢市场)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