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春季行情解读
2014年一季度整个钢铁行业面临及其严峻的形势,首先是钢铁行业运行出现大问题,不说整个2013年上市钢铁企业大幅亏损情况,单说今年一季度就可能是有数据统计以来钢铁企业亏损最大的一个一个季度,但从1月份数据看,就有超过40%企业出现严重亏损,亏损面创历史新高,钢铁行业寒冬或刚刚开始。另一方面,价格是反应市场景气度的一大指标,我们来看一下今年一季度整个建筑钢材市场的运行情况。
据卓创资讯监测的数据显示,螺纹钢HRB400 20mm规格产品全国市场均价由季度初3483.41元/吨下跌至3263元/吨,下跌幅度为6.3%,较2013年同期价格低530元/吨。价格大幅度低于去年,而滞后1-2个月的生产成本却是整个2013高点,两者对冲之下,钢铁企业大幅亏损也就能在价格上找到原因。
综合分析一季度行情,在影响钢铁因素中,我认为宏观经济形势、下游市场需求启动缓慢和资金面困扰是排名前三位的主要因素。山东市场今年一季度行情与全国市场略有差异,甚至在某些阶段与全国市场甚至出现背离情况,单边行情较为明显,这与山东市场整个供给与需求情况也有关系,还是看一下经济数据,重点工业产品产量增长面处于低位。1-2月,在国家重点调度的120种工业产品中,有67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5.8%。其中,发动机增长17.5%,钢材增长0.6%,汽车增长8.3%。市场整个供求基本平衡,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大的变化,1-2月主要经济指标仍稳定运行于预期的合理区间。与全国市场相比山东省的经济运行情况要略好于全国。这也是山东市场出现差异性行情的最重要的原因。
2、钢铁行业当前面临形势分析
就钢铁行业目前运营形势来看,在供给过剩,需求不足,行情跌宕,价格起伏,竞争激烈,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作为买方市场的钢贸行业已经不可否认的进入了微利时代,钢贸商“生意难做钱难赚,钢材难卖日子难过”的情形将更加明显。仔细分析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来自于三大方面:
一是钢材市场的买方市场格局不会改变,供需矛盾依然严峻。近年来,尽管各地加大了钢铁行业整治环保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但钢铁产能过剩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越减越多”现象仍然存在。数据显示,2006年~2012年,尽管我国累计减少粗钢产能7600万吨,新增产能却高达4.4亿吨,供需矛盾持续激化。预计2014国内的粗钢产量将达到8.1亿吨,同比增长3.8%,而2014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为7.15亿吨,供给依然远远大于需求。因此,2014年的钢材市场竞争程度不会减弱,钢贸商面临的经营形势十分严峻。
二是钢厂直销、直供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钢贸商的市场占有率将受到冲击。当前,钢厂利润大幅跳水,经营日趋困难。2013年,全国粗钢产量为7.78亿吨,纳入财务统计的中钢协会员企业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0.64%,在全部工业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2014年,钢厂盈利状况很难好转。销售方面,钢厂将继续加大直销、直供力度,与钢贸商争客户、抢渠道、夺市场,钢贸商的销售阵地将继续缩减。2013年末,众多钢厂相继举行各类营销会、联销会、订货会,与终端用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强化直销、直供力度。据了解,北方某钢厂在一次联销会上签订的2014年钢材产品协议量多达1200万吨;部分钢厂钢材直销、直供比例超过60%,钢贸商受到较大冲击,形势日趋严峻。
三是资金紧缺已经成为悬在钢贸商头上的一把“利剑”,2014年钢贸行业融资状况仍难以好转。时下,钢贸行业遭遇信任危机,一些钢贸商的失信造成行业信誉度大打折扣,银行收紧贷款。近年来,钢贸行业的银行贷款缩减了近7成。由于资金链日趋紧张,甚至断裂,20%的钢贸企业被拖垮。2014年,钢贸商融资难的问题仍将存在,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融资难度大、融资成本高造成的大量资金缺口,依然是钢贸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此外,2014年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将给钢贸商带来新的挑战。例如,钢铁企业转型升级、集中度提高与钢贸行业的散、小、乱形成明显的差异,钢贸商话语权降低。再比如,钢厂的定价机制调整将更加灵活多变、贴近市场,钢贸商的利润空间将进一步缩小。
3、“谋变”寻求传统钢贸行业转型发展
面对严峻的运行形势,“谋变”改变目前现状的唯一出路。
首先,转变传统的低吸高抛的经营方式,注重开辟终端市场,走专业化路线,实现盈利扁平化。不少钢贸公司在2014年经营思路中提出,不赌行情、搞投机,减少库存,快进快出,建立永久、固定的销售渠道。在具体营销上,通过订单、合同拓展直销、直供业务,减少库存积压造成资金占用,逐渐做到按需订货,根据订单直接将货从钢厂发往施工现场,减少物流环节。在盈利模式上,通过垫资、融资等增值服务锁定资源与价格,规避市场风险。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上海钢贸商直供终端用户的钢材占总量的40.0%,广东为49.36%,四川为38.98%,陕西为60.47%。尽管钢贸商需要给终端用户垫资或被拖欠款,但直供终端用户的利润较为丰厚,不会亏本经营。
其次,转变经营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服务,增强竞争力。钢贸公司在直供终端用户的基础上对产业链进行延伸,有机结合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从而把贸易与钢材配送加工结合起来,通过配送加工,扩大经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例如,一些从事板材贸易的钢贸公司建立卷板的开平、剪切、加工配送中心,一些从事型钢贸易的钢贸公司建立型钢配送加工中心,一些经营优特钢的商家则建立模具钢加工配送中心。还有的钢贸商与钢贸市场合作,联手筹建钢材配送加工中心,不仅可利用钢贸市场的场地,还可以免去场地租赁或征地等一系列繁琐手续;有的钢贸公司与钢结构行业协会或模具、工具等行业协会联手,共同筹建钢材配送加工中心,由协会具体组织落实加工业务,盈利分成。在发展现代物流的大趋势下,发展钢材加工配送取得利润,将是2014年钢贸商的一种盈利模式。
第三,转变与钢厂关系,与上游的钢厂建立和谐、合作关系,增加重点钢厂订货量,争取最大优惠,稳定资源渠道。当前,钢厂仍处于强势地位,对定价机制、发货流程、资源配比等拥有较强的话语权。但是钢材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后,钢厂同样受到合同减少的压力,不得不考虑与钢贸商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因此,钢贸商要积极与钢厂联手,配合钢厂拓展市场,并以钢贸商专业、精湛、独特的服务,建立新型的厂商合作模式,这将成为2014年钢贸企业创新经营、实现盈利的一条路径。对于如何选择钢厂,钢贸商表示,要找大型优质钢企,实现互利互惠。一些大型钢贸公司采取钢厂代理与佣金代理模式,大量订货,销往现货市场、中间商和终端用户,赚取价差。据悉,上海一家钢贸企业通过此种模式,钢厂订货的数量从每月2万吨~3万吨扩大到每月10万吨,得到了钢厂的诸多优惠。
第四,运用现代经营模式,现货贸易与期货交易相融合,开创电商模式,实现盈利。2014年被誉为钢铁电商之年,钢贸商将走期、现结合的发展之路,改变之前的现货购销方式,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规避风险。不过,钢贸商参与期货交易,要坚持以套期保值为主、投机为辅,谨慎操作,合理利用期货工具,杜绝极端投机行为。此外,2014年钢贸商还将更多地利用网络B2B与B2C平台,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简化销售流程、拓宽客户渠道。在钢材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钢贸商可以适量订购钢厂资源,然后通过从期货里接现货转而销售等方式,改变之前单纯经营现货的策略。
2014年,钢贸行业仍将处于微利时代,钢贸商面临的市场形势并不乐观,将遇到种种挑战。通过创新经营理念、调整经营模式,钢贸企业有望赢得生存和发展,闯出一番新天地。
(关键字:钢铁 钢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