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申特钢铁被追债、债务达1.2亿元的报道,让这家连续6年跻身中国企业500强的民营企业,再次进入社会公众的视野。
4月11日,江苏申特钢铁有限公司(下称“申特钢铁”)对外发布声明称,该公司从未回避其与某企业之间的铁矿石合同纠纷,且正寻找法律途径予以解决。而外部环境不是企业能够左右,企业更多是承担社会责任。声明续称,目前该公司生产一切正常,员工收入没有发生变化,职工队伍稳定。
实情如何,早报记者近日赶赴该公司所在地江苏常州溧阳调查。
欠款纠纷
1.2亿元“最快今天结清”
事件源于今年3月31日某论坛中的一则消息—“据说,江苏常州最大的钢铁企业申特钢铁因对外拖欠巨额债务,被国内一家大型企业追讨,其在常州溧阳地区的中行账户、工行账户等被法院全部冻结,所有的房产、地产也都被法院查封。”
“本次事件仅是一起公司在采购协议中产生的业务纠纷,由于在合同履行期内存在一定的违约条件限制,因此协议双方在没有达到共识的条件下,而产生了这次摩擦。”申特钢铁总经理助理孙国安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该公司并不存在所谓的“债务危机”,目前公司生产情况正常,之前已退还对方4000万元资金,剩下的8000多万元最快在4月16日就能够给予退还。
申特钢铁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溧阳。在溧阳北郊的昆仑开发区昆仑北路上,申特钢铁厂占地150万平方米。据官方介绍,申特钢铁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由上海永同钢铁有限公司、上海赛乃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香港昌兴物料(国际)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其转炉厂是由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整体搬迁建成。2013年,申特钢铁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88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59位。
在目前经济景气下滑、节能减排和削减过剩产能的多重压力之下,钢铁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犹如申特钢铁等一批国内民营、中小钢企,更容易出现企业因银根紧缩引发的资金链吃紧乃至断裂的风险。正因为如此,本次申特钢铁的债务纠纷触动了市场的神经。
“申特钢铁目前在溧阳的所有土地的确已被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查封,被查封的还包括该公司在上海地区的部分土地,总资产价值为1.21亿元,查封时间为3月27日。”溧阳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对早报记者称。
对于申特钢铁资产被查封一事,孙国安回应称,目前该公司在溧阳的2000多亩土地被查封之事,他自己并不知情。而申特钢铁在溧阳的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和兴业银行(601166,股吧)账户的确已被法院冻结。
早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纠纷源于去年5月,某大型国企属下一家物流企业需进口一批铁矿石,但由于缺少商务部相应的进口资质,因此委托有代理进口资质的申特钢铁进口,该物流企业为此预付了1.2亿元订金。然而,由于铁矿石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原因,该进口协议最终被三方协商中止。根据退款协议,申特钢铁需将预付款项归还该物流企业,但还款日已到,该笔款项申特钢铁仍未给予退还。
“之前我们从未出现过类似事件,这也是我们第一次与中船国际进行合作。目前纠纷双方都在积极处理中,随着纠纷的缓解,被冻结的资产也能够很快解冻。”申特钢铁一位相关负责人对早报记者说。
企业运转
究竟在亏损还是有微利
钢铁行业长期的低迷态势,正加剧着钢铁企业的财务风险。今年3月,山西最大的民营钢企海鑫钢铁集团就因资金链出现问题被迫全面停产,资金问题已然成为压垮钢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申特钢铁主产螺纹钢,产品用于上海市重点工程和标志性建筑,曾参与环球金融中心、上海虹桥枢纽、东海大桥、世博园址、秦山核电站等建设;而日前其1.2亿元债务导致账户、土地被封事件的浮出水面,不得不引起人们对中小钢铁企业生死存亡的担忧。
早报记者乘车在距申特钢厂近两公里的公路上,就已能看到远方两个硕大烟囱冒出的滚滚白色烟气。走进钢厂,两座450立方米和一座1250立方米的高炉正在进行生产。
孙国安告诉早报记者,由于经济环境影响,目前申特钢铁生产的螺纹钢并不盈利,的确可以称是“生产一吨亏损一吨”。
不过,孙国安话锋一转:“但是,今年公司的产量不会比往年更差,市场行情不好,但我们申特的生产却仍正常运转,公司目前能够实现微利。”
“申特兴旺,匹夫有责”,挂在烧结厂门口的标语格外醒目。早报记者在申特钢厂下班时间看到,工人们成群结队涌出厂门,有说有笑,几位安全人员正对周围的几个厂房进行着检查。
孙国安称,目前该公司的三座高炉正常运转,银行的放贷情况也属正常,公司资金链未出现任何问题。早报记者从申特钢铁某地办事处经理处了解到的说法是,目前申特钢厂一个月的产量约为25万吨,企业保持着一个月产量的库存水平,近期企业的销售情况并没有出现异常。
在申特钢厂的西南角,早报记者找到了该公司的南码头螺纹钢仓库,这里的螺纹钢库存量已占到整个仓库的四分之一。早报记者了解到,申特钢铁共有4个仓库,且最大的螺纹钢仓库在厂区西侧,据估计,仓库的总库存量已超过25万吨。
那么,该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究竟如何?是否真的已走上“债务危机”之路?
某申特钢铁经销商告诉早报记者,申特钢铁已把线下交易搬到线上进行,目前该公司货物供应方面并不存在问题。
对于申特钢铁的资金链情况,该经销商称,今年前两月,由于行业整体价格低下,申特钢铁产品的售价处于亏损水平,而现在其生产和销售均未发现什么问题。
早报记者另从浙江某大型贸易商处了解到,目前申特钢铁供货方面未存在问题。
除此之外,申特钢铁“生产正常”的说法,也得到了该公司一些员工的确定。“目前钢厂效益总体来说还不错,工资能够正常发出,厂里高炉4月1日至3日刚进行了换阀门等日常检修维护。”一位钢厂维修工对早报记者说。
江苏省溧阳市环境保护局新闻发言人周伟也告诉早报记者,申特钢铁一季度600多万元的排污费近期已按时上交该环保局,并没有出现拖欠现象。
对于外界对申特钢铁资金链断裂的质疑,孙国安解释称,若一家钢铁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首先影响到原材料的采购,企业的生产将会受阻停滞;其次是企业职工的工资也将受到一定影响,出现拖欠或减薪等现象。
“目前申特钢铁日产量为7000吨左右,公司员工4900名,每月员工的工资费用就高达2000多万元,若工人工资出现了问题,他们早已收工回家了。”孙国安说。
此外,对于申特钢铁即将并购某企业的消息,孙国安也给予了确定,但他同时表示,目前正处于初步的谈判期,具体信息还不能披露。
环保再考
村民和企业各执一词
去年12月,申特钢铁夜间偷排烟气污染环境,周边村民迫于压力、被迫搬迁让路的事件被央视曝光后,引发社会关注。
如今早报记者走进厂区,布局合理的厂区,绿树成荫的道路,满天随风飘动的柳絮,以及生活区与厂区间的小河,河边栖息的天鹅……很难想象这样的厂区环境能与“污染”一词相联系。
为了了解申特钢铁目前的排污情况,早报记者走访了钢厂周边的村庄。
牛车垛村位于申特钢厂的东面,与钢厂一路之隔,目前村里的房屋已被拆迁,仅剩个别几家村民还留守在村庄里。早报记者在村里找到了当年接受央视采访的村民,该村民告诉记者,钢厂的污染比原来已有所好转,晚上偷排的黑烟很少再见到。
另一位村民则称:“钢厂晚上的污染情况与之前差不多,去年年底工厂里的除尘设备都已进行了更换,但感觉有些除尘设备并没多大作用。”
此外,一位在拆迁工地以捡钢筋为生的村民告诉早报记者,牛车垛村之前因环境污染而被要求搬迁,今年以来污染仍然比较严重,与往年一样,“西风一吹,钢厂的灰尘全部往村庄方向吹来,种的菜上都是灰尘。”
对于村民的抱怨,溧阳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士也颇为无奈:“钢厂的排放必然会符合国家标准,而老百姓的主观感受是"民标","民标"永远高于"国标",让企业"零排放"几乎不可能做到。”
申特钢铁安环部副部长华伟对早报记者称,目前部分村民常带有一种利益心态,对钢厂环保方面并不十分了解,仅看重自身的眼前利益。
“2005年以来,我们已在节能环保方面投入了8亿多元资金,但村民们并不理解,认为这笔投资在企业环保方面的款项,还不如直接以补贴形式发放给他们。因此很难跟村民进行良好沟通。”华伟称。
对于企业目前的环保工作,孙国安告诉记者,“夜间废气偷排”肯定不会再出现,“因污染问题被曝光后,公司按照溧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进行了自查。政府职能部门也进一步加强了对企业的监管,同时环保局也派出了驻厂环保员进行现场监督。”
“老百姓对生存的需求不能说不对,但企业已按照国家的排放标准进行废气排放。如何在这些方面做得更好,是目前企业努力的方向。”孙国安说。
周伟称,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每一季度都会对申特钢铁进行抽样检测。目前从申特钢铁手工检测与自动检测两方面数据看,均已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关键字:钢铁 申特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