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生铁市场价格有望企稳

2014-5-13 13:43:51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桑丽丽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五·一”节过后,国内生铁市场价格总体小幅波动,部分地区的生铁市场价格仍处于盘整下行通道。如在最近一周,北方市场生铁价格小幅下跌,山西地区炼钢生铁L08-10)出厂价格2360/吨左右,铸造生铁Z18)出厂价格2920/吨左右,较节前下降20/吨;河北地区一些钢厂的炼钢生铁采购价在2450/吨左右,下降30/吨。在东北的辽宁地区炼钢生铁出厂价格为2430/吨,下降40/吨。

相比之下,节后华东地区的生铁市场相对稳定,价格没有太大变化。这周末,节后华东市场生铁价格保持稳定。如山东、江苏地区的炼钢生铁(L08-10)出厂价格稳定在2560/吨左右,铸造生铁(Z18)出厂价格在2860/吨左右;徐州地区炼钢生铁现款价格大都维持在2520/吨,与节前持平。安徽、福建地区钢厂炼钢生铁采购价格保持在2500-2530/吨。呈现出北降南稳的运行态势。

从近期生铁市场交易状况来看,厂家的销售一般,交易比较清淡,有的铁厂的成交量减少,尽管成交价给予优惠,但收效甚微,出货情况不尽人意。下游终端用户大都坚持按需采购,用多少买多少,基本不囤货。主要原因是目前钢铁产业链各个环节仍面临资金紧缺的严峻局面,银行不仅对钢铁贸易企业收紧贷款,对一些中小型钢铁企业也严格控制贷款,因而资金偏紧的矛盾日趋加剧。在这种状况下,一批钢铁原料贸易商无力囤货,中端需求明显减少。同样,铁厂因资金不足,为加快出货,通常“以价换量”,只要有销量,成交价给予优惠,所以这段时间铁厂普遍降低生铁出厂价格,从而带动整个生铁市场价格的下滑。

在分析后期生铁市场价格走势时,一些经营者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影响生铁市场的因素不少,其中有利好的,也有利空的,总体来看利好因素大于利空因素。具体体现在:下游用户依然“以铁代钢”、“重铁轻钢”导向,生铁市场需求强度不会明显减弱。由于铁矿石市场持续疲软、低迷,价格震荡回落,炼钢生铁的生成成本下降,生铁价格也废钢价格差异缩小,钢厂倾向于采用铁水和生铁,少吃废钢。

这一周,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继续下跌,跌幅10-40/吨不等,河北唐山地区的一些钢厂66%铁精粉采购价格下跌10/吨,河北主导矿山出厂价格下调35/吨;进口矿价格亦震荡下跌,普氏62%铁矿石价格降至113美元/吨(CIF),较节前下跌2.5美元/吨。铁矿石市场价格的连续下跌,生铁生产成本下降。根据目前的铁矿石、焦炭价格,生铁的制造成本下降约70/吨。从而使炼钢生铁的赢得下调出厂价格的空间。这样,炼钢生铁价格与废钢价格之间的差异缩小,更加提高钢厂“用铁代钢”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后期生铁市场价格将逐渐趋于稳定。

再有,部分地区的生铁市场可供资源偏紧,厂商销售压力不大。由于资金紧缺等原因,加上前期生铁市场持续疲软,一批从事生铁贸易的经销商大都采取按需进货,没有大批囤货,库存量普遍偏低,导致一些地区的生铁市场供给相对紧缺,这也将成为后期生铁市场价格企稳的一大支撑动力。

还有,钢厂产量有增无减,对生铁的需求也将随之而增加。今年4月下旬,我国重点钢厂粗钢产量继续上升,达到历史第二高位;而钢厂的钢材库存量在减少。据统计显示,钢厂的库存量比3月份下降7.01%,说明钢材市场需求状况尚可,时下不少中小钢厂仍盈利50-100/吨。在这种状态下,钢厂的生产积极性不会削弱,对生铁的需求量也不会减少,支撑后期生铁市场价格企稳走强。

此外,铁厂的生铁产量增长幅度回落,与铁矿石产量增长形成明显的反差。据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3月份,全国生铁产量同比仅增加了24万吨,增幅仅为0.1%,而同期国产铁矿石(原矿)产量同比增加了2025万吨,同比增长7.0%;进口铁矿石量增加了3601万吨,同比增长了19.4%。这预示:一是国内生铁市场供给不会明显增长,后市销售压力不大;二是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在短期内难以缓解,价格仍有下行空间,那么生铁的制造成本也有望进一步下降。

从上述诸多因素来看,预计后期国内生铁市场将逐渐走稳,价格不可能出现急剧震荡的行情,部分地区因资源供给偏紧,不排除价格企稳、小幅回升的可能。

 

尽管进入“红五月”是钢铁原料市场旺季,而时下的生铁市场仍显疲软态势,一些地区的生铁价格继续震荡回落。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下游终端用户“重铁轻钢”、“以铁代钢”心理影响和导向下,后期生铁市场价格有望趋于稳定。

 

(关键字:生铁 炼钢生铁 铸造生铁 球墨生铁)

(责任编辑:0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