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临近,国内焦炭市场尽管没有太大起色,但价格持续下跌的态势已经得遏制,止跌企稳,一些地区的经营者销售情况尚可,心态亦有所好转,认为焦炭价格下跌空间不大,不会出现跌宕起伏的行情。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掌握的情况,这段时间国内焦炭市场低迷的态势较前期有所改善,呈现止跌的迹象,交易也比前期活跃,成交量在逐渐增加,价格总体趋稳。如这一周,山西地区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格稳定在860-89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920-960元/吨,一级冶金焦车板含税价1020-1100元/吨。河北邯郸地区二级冶金焦到厂含税价960-980元/吨,邢台地区准一级冶金焦炭到厂含税价1030-1040元/吨,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到厂含税价1070-110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到厂含税价1120-1150元/吨。
其它地区的焦炭市场亦相对稳定,没有继续下跌,如在华东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格980-103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1080-1150元/吨。西部及东北地区,焦炭市场稳健运行,东北地区二级冶金焦到厂含税价113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到厂含税价1170元/吨。
销售尚可,经营商出货也比前期顺畅,下游终端用户采购量增加,说明市场需求情况在逐渐好转,从而遏制焦炭市场价格的下跌。
对于后期焦炭市场走势,经营者及业内人士大都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焦炭市场价格以稳为主,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这是因为目前钢铁企业的产能释放强度依然没有减弱,产量并没有减少,焦炭需求量有增无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4月份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累计产量分别为27186万吨、23944万吨和3535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7%、0.2%、和5.9%。其中,4月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6884万吨、6018万吨和925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1%、下降0.8%和增长5.4%;粗钢和钢材日均产量分别为229.5万吨和308.3万吨,环比分别增长1.3%和0.5%,粗钢日均产量再创新高。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上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为182.4万吨,连续第4旬出现增加,增幅为1.6%。所以说,作为焦炭主要用户的钢铁企业,后期对焦炭需求不会减少,这是支撑焦炭市场价格走稳的一大动力。
再有,从钢厂方面反馈的情况,现在一些钢铁企业的焦炭库存量不是很充裕,有的已经处于正常偏低水平,需要补充库存。这段时间,一些钢厂已陆续采购,焦化企业和贸易商的焦炭销售情况尚可,销量增加。
还有,进行检修的钢厂不少,尤其是在河北等地区,当地的一些钢企在前期加入检修行列,如唐山地区就有20多座高炉进行检修,检修高炉容积合计14730m³,而现在这些钢厂的检修生产线已经陆续恢复生产,钢厂的开工率进一步提升,产量或许再创新高,对焦炭的需求也将随之而增加。
此外,作为焦炭主要原料的炼焦煤市场价格企稳,稳中有升,如有的地区煤炭集团公司将焦煤和肥煤出厂价格则分别上涨20元/吨和10元/吨。炼焦煤价格的回升,焦炭生产成本提高,焦化企业要求提价的呼声很多,有的焦化厂家已经焦炭出厂价格小幅上调,如贵州地区三级冶金焦出厂价格上涨30元/吨,在1300元/吨左右。厂家出厂价格上调,这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现货市场的焦炭价格走稳。
从上这些因素来看,预示后期焦炭市场价格不会继续震荡下滑,而且企稳,不排队稳中趋升。不过,即便价格回升,其幅度有限,尚不具备大幅上涨的条件。这是因为目前无论是下游终端用户还是贸易商以及钢厂等整个产业链各方,都面临资金紧缺的问题,特别临近月底,资金矛盾更为凸现,其带来的结果,终端需求和中端需求强度因资金不足而双双减弱,同时,不排除一些经营商为了回笼资金,降价出货。同样,钢铁企业因资金紧缺,经营困难,效益缩水,在这种状况下,钢厂在焦炭采购上,继续压低采购价和控制采购量,这也就在很大程度遏制价格的反弹。
(关键字:近期 焦炭 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