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国际投行看空后期铁矿石价格 铁矿石“熊市”行情或将延续数年

2014-7-10 9:10:19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铁矿石价格正加速下跌。来自国际一些大投行发布的看空铁矿石价格的预测报告,尽管被市场调侃成是“乌鸦嘴”,然而,一再而来的投行看空言论,不免让市场担忧是否意味着铁矿石熊市的早日到来。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从Mysteel矿石部统计的当前国际八家投行6月份报告中短期铁矿石市场的观点汇总中获悉,上述9家投行其均表示铁矿石市场在中长期内难以有明显好转,但对各个时间区间的具体价格预测仍有约5-15美元的差异。其中5家投行对2014年的预测较另外3家乐观,其对Q3预计价格为95-104美元,2014年均价预测为105-110美元;另外3家投行则看空成分更多一些,Q3均价预测为90-96美元,2014年均价预测值为100-105美元。

对此,昨日生意社钢铁分社主编何杭生对记者分析指出,“当前矿业巨头的竞争力也日渐激烈,销售压力愈来愈大。国际矿业巨头分别在5至7月份先后已对中国买家施行了不同的优惠政策。所以,2014年下半年,国内进口矿价仍旧有着跌势空间,短期的反弹会出现,但矿石市场想要回到之前几年的高价时代,基本已经成为了‘空想’。”

投行持续看空

今年以来,国内铁矿石价格“跌跌不休”,普氏62%铁矿石指数已从年初的134.50美元/吨下滑至截止7月7日的95.25美元/吨,年内累计下跌近30%。,除了持续破百的矿价,再创历史新高的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也让铁矿石市场供给过剩的窘迫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矿价“破百”的同时,换来的是代表着国际“资本市场”声音的投行们的“齐刷刷”看空。在此次8家发布看空言论的投行观点中,其中澳新银行、摩根大通、花旗、美林和标准银行这5家投行看空程度较低,另外的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属看空程度较高的投行。

而在澳新银行看来,铁矿石价格从年初至今下跌30%,投机者逐步逃离空头,预期一波反弹在即;若国内矿山整顿成功,预计将淘汰1亿吨国产精粉,铁矿石边际价格将达到100-105美元;过去三年中国螺纹期货价格和持仓量成反比,现在的持仓量处于高位,超卖压力。

花旗银行的分析师则表示,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房地产政策放宽等近期利好消息或导致8、9月份中国钢材需求有所好转。本轮价格下跌时,钢厂去库存动作比较缓慢,说明现货市场需求好转;90美元的价位会导致至少1/4的国产矿供给消失,部分国外供给也因成本问题而无法销往中国,所以2014年价格很难跌破90美元。

摩根大通则在最近报告中指出,四大矿山持续增产,而需求增速减缓,导致市场供应过剩;除国有矿山外,中国部分民营矿山已经减产;六月初指标显示中国钢材产量创新高;中国经济增速正在复苏;大部分新增产能已经投产,因而下半年市场可能回升。

来自美林银行的预测报告则表示,今年价格下跌主要由于供需引起,铁矿石融资问题影响不是很大。另外,1、2季度国外矿山(以力拓、FMG为主)供应量大幅增长,预计下半年增速放缓。

值得一提的,摩根士丹利(俗称“大摩”)在最新报告中也一改此前看多的观点,称未来数年内,铁矿石价格将下跌。大摩称,由于大多数新增产量出自低成本生产商,所以近期的价格下跌不太可能导致钢材产量下降;目前中国被迫关闭的钢厂大多为小规模产量的钢厂,因此粗钢产量不会受太大影响,产能将继续过剩。

对于上述观点,何杭生分析称,就以目前8家投行的预测行情来看,三季度进口矿价仍旧会有着低点出现。但2014年下半年,国内进口矿价仍旧有着跌势空间,短期的反弹会出现,但矿石市场想要回到之前几年的高价时代,基本已经成为了“空想”。

国际矿业巨头忙“降价打折”

尽管今年迄今为止铁矿石价格并不如人意,但矿商巨头的增产计划似乎一直未受到影响。记者注意到,铁矿石的产能还处于释放中。

全球第二大矿业巨头澳洲力拓集团早在去年年中便宣布今后要扩大铁矿石产能,从年产2.9亿吨左右扩至2014年年底的3.6亿吨。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则称有望将铁矿石产量从去年3.06亿吨增至2018年的4.5亿吨。另外,全球最大铁矿商之一的必和必拓则正致力于将其年产量提升至2.6-2.7亿吨,必和必拓预计年底前能累计向中国输出10亿吨铁矿石。

全球铁矿石供应加剧的同时,势必带来的是相关矿企竞争热度的升温。采访中,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指出,种种迹象表明,铁矿石仍徘徊在继续承压下行和开启重归理性的模式之间来回切换,但令人诧异的是,海外矿业巨头陆续发布对华出口铁矿石的价格下调通告,且降幅颇大。矿商降价的举动对铁矿石价格也形成了很大压力。

“在当前2014年上半年矿石价格下跌三分之一,并跌至低谷的行情下,矿商巨头的增产计划似乎一直未受到影响。由于全球铁矿石产能扩张速度过快,使得价格承压,目前来看,矿商巨头竞争力也日渐激烈,销售压力愈来愈大。”何杭生如是分析指出。

记者注意到,从现货基本面上看,国际矿业巨头分别在5至7月份先后对中国买家施行了不同的优惠政策。

近日,全球第四大铁矿商澳FMG和力拓集团均发布了其最新的矿石折价销售信息。FMG向合同客户6月份装运的铁品位56.4%超特粉价格折扣在8.5%,而5月份装运的矿石折扣为7.5%。力拓7月份罗布河产品对于部分客户在原有计价模式的基础上按照粉减17美分/干吨度,块减18美分/干吨度的折扣执行。折扣约为13%。

另外,淡水河谷第三季62-63%品位SSFG铁矿石合约,也为部分中国客户提供每吨2.50美元的折价。

记者注意到,尽管目前全球最大铁矿商之一的必和必拓虽未有矿石折扣力度传出,但其在近期却出现了裁员迹象,但具体尚未实施。

“目前钢铁产业链利润正在从矿山向钢厂转移,矿贸商今年亏损是比较严重的,后期钢厂的利润有望进一步改善。”国泰君安期货高级分析师刘秋平表示。

在分析师看来,未来矿价的真正走向还要取决于需求和中国钢铁企业的成本承受能力,但铁矿石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出现,或许现在正是矿价回归合理的开端。

国产矿山忙减产“苦不堪言”

面对跌跌不休的进口矿市场,在国内钢厂表示欢迎至极的另一面,则是国产矿商“苦不堪言”的嘴脸。

记者注意到,在2014年上半年,由于进口矿价的不断下跌,国内钢厂不仅仅实现了真正的扭亏为盈,而且也再次把握了国内矿石市场主动权——把煤焦钢产业链逐渐沦为买方市场。

但日趋低廉的铁矿石价格,却把国内铁矿石矿山逼入已经几乎陷入停滞的状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期价格在95美元/吨左右徘徊的铁矿石低价是国内铁矿石矿山难以承受的。无奈之下,许多中小矿山开始大规模减产甚至停产。

昨日,一位国有矿山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国产矿受外矿影响较大,每日市场定价多跟随普氏指数涨跌,而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不断下挫,矿山企业盈利空间正逐渐缩水,部分中小民营矿企已出现停产现象。

而来自山东铁矿石贸易商则表示,今年现货贸易总体亏损,进口矿一落地就亏,吨矿10-30美金的亏损都有,目前有想筹划在掉期和大商所上对冲风险。

“对进口矿的随用随买操作,使价格始终保持缓慢跌势;对国产矿的停采压价的操作,使国产矿市场一度亏损和停产,甚至倒闭。所以,对于国内钢铁市场来看,进口矿价的下跌,对钢市形成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缺乏了成本支撑的钢价也难以有所较大的反弹行情,因此‘成也矿价,败也矿价’,国内钢铁行业的纠结心态也将会持续。”何杭生表示,在“十二五”期间,国内钢铁的低迷行情基本难以改变。

对此,他预计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期间,矿价基本保持在90-100美元/吨之间徘徊,而钢价则也会震荡为主,未来全球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利空格局和中国矿石买方市场形成的压价挤压的双重影响下,铁矿石市场的“熊市”行情将会延续数年。

(关键字:铁矿石 铁矿石价格 国际投行)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