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钢铁:河北治雾霾钢企濒临破产 省长:怎么向人大交代</h1>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1">
	<span>2014-10-20 9:42:00</span>来源:<span>中国经营报</span>作者:<span></span>
	</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2"><a title="投稿" class="v2_content_ico01">投稿</a><a title="打印" class="v2_content_ico02">打印</a><a title="收藏" class="v2_content_ico03">收藏</a>
	<!-- Baidu Button BEGIN -->
    
    <div id="bdshare" class="bdshare_t bds_tools get-codes-bdshare">
		<span class="bds_more">分享到:</span>
		<a class="bds_qzone"></a>
		<a class="bds_tsina"></a>
		<a class="bds_tqq"></a>
		<a class="bds_renren"></a>
	</div>
    </div>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are_js" data="type=tools&amp;uid=684790" ></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d="bdshell_js"></script>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new Date().getHours();</script>
	<!-- Baidu Button END -->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3">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4">导读:</b></li>
			<li>处于“雾霾治理战”风暴中心的河北正在面临经济增长下滑的阵痛。</li>
		</ul>
		<ul>
			<li><b class="v2_content_ico05">关键字:</b></li>
			<li>钢铁 雾霾 钢企 破产</li>
		</ul>
		<div class="clear_hu"></div>
	</div>
	<div class="over_x"><p>处于&ldquo;<b>雾霾</b>治理战&rdquo;风暴中心的河北正在面临经济增长下滑的阵痛。</p>
<p>10月15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小型<b>钢铁</b>企业较为集中的唐山市丰润区小屯村看到,多个钢厂厂区几乎空无一人,工厂内杂草丛生,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p>
<p>在河北省和唐山市里压缩产能的目标还未完全实现、确保京津冀大气环境的压力预期只增不减的情况下,唐山<b>钢企</b>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p>
<p>压缩钢铁产能正在让唐山乃至整个河北产生阵痛。</p>
<p>唐山市统计局的发布的&ldquo;2014年1~6月份全市经济发展简况&rdquo;显示,1~6月份,唐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33.03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20.05亿元,同比下降3.5%;实现税收收入277.43亿元,同比下降3.7%。</p>
<p>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北GDP增长仅为5.8%,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p>
<p>而今年秋季提前来临的雾霾,或将让河北经济发展面临更大的阵痛。</p>
<p>10月13日,环保部在点名批评河北部分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没有落到实处时就表示,&ldquo;在重污染天气条件下,出现事故性排放,仅仅采取预案要求的限产措施远远不够,应立即责令企业最大限度压产。&rdquo;</p>
<p>唐山之困</p>
<p>在河北的工业构成中,过高的重工业比重令其经济发展戴上了沉重的&ldquo;镣铐&rdquo;,尤其是钢铁行业。</p>
<p>对于钢铁生产的实力,一直有&ldquo;中国钢铁看河北、河北钢铁看唐山&rdquo;的说法。河北省是我国最大的钢铁生产省,粗钢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而这其中,无论是钢铁企业数量还是产能规模,被称作钢铁之城的唐山市,又占了河北的5成左右。2010年工信部公布的淘汰落后炼铁产能的企业名单,33家河北企业中,唐山就占20个。</p>
<p>10月15日,记者在小型钢铁企业较为聚集的唐山市丰润区小屯村看到,多个钢厂厂区几乎空无一人,工厂内杂草丛生,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p>
<p>附近村民告诉记者,3年前,在村子周围至少有四五十家小型钢厂,后来随着钢材市场的持续低迷,加之当地政府对小钢厂关停的政策要求,目前已几乎全部停产。</p>
<p>&ldquo;生产就赔钱,不生产更赔钱。&rdquo;这是目前钢铁企业的真实写照。唐山市某钢企负责人无奈地向记者表示,市场的不景气以及环保的双重压力之下,目前整个行业的处境非常困难,从去年开始亏损,今年比去年亏损更为严重,现在的利润勉强维持工人工资。但是没办法,只能硬撑,即使亏损也得生产,一旦停产几乎意味着<b>破产</b>,想要重新启动,则面临诸多障碍。首当其冲的是政策关,政府一直在要求减产,压缩产能,如果停产了,重新获得投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另外停产之后工人的流失不可避免,重新启动后也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这些顾虑都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停产的顾虑所在。最终的局面就是大家都在&ldquo;扛&rdquo;,谁能扛过困难期就算不错了,不过这需要企业强大的资金实力作为支撑,资金实力不济的,只有倒闭或关停。</p>
<p>上述钢企负责人透露,丰润区108家钢企中,有9家已经彻底倒闭,约有三分之一已经停产。剩下的也是在&ldquo;苦熬&rdquo;,盈利的更是凤毛麟角。</p>
<p>记者在唐山市走访了解到,小型钢企处境困难,大型钢企的经营也不容乐观。当地政府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记者:&ldquo;目前钢铁企业面临的主要还是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下滑,虽然个别企业有所盈利,但从整体来看,全行业仍处于亏损之中,现在许多企业都是勉强维持生产,一部分企业甚至濒临破产边缘。更为棘手的问题是这种现状还将持续下去,省里以及市里压缩产能的目标还未完全实现,确保京津冀大气环境的压力预期只增不减,所以未来数年钢企的经营环境难言轻松。&rdquo;</p>
<p>今年2月,河北出台文件,明确到2017年,再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炭、3000万标箱玻璃产能,简称&ldquo;6643&rdquo;工程。钢铁、水泥、煤炭、玻璃行业是河北的四大产业,第二产业整体比重占一半以上。</p>
<p>2013年10月18日,唐山市委、市政府发布《唐山市2013~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2017年底前,全市PM10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10%以上,PM2.5浓度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33%以上。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河北省要求唐山压减粗钢产能4000万吨,这就意味着河北省一半以上的钢铁产能压减任务将落在唐山身上。</p>
<p>唐山市工信局副局长徐树成曾表示,在产业结构方面,唐山市工业占全市GDP总量的55%以上,重工业占工业的95.9%。其中规模以上钢铁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以上,这一比例在数年前曾经高达70%。</p>
<p>钢铁产业等重化工业的产能压缩让唐山经济增长面临难题。</p>
<p>唐山市统计局的发布的&ldquo;2014年1~6月份全市经济发展简况&rdquo;显示,1~6月份,唐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433.03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同比回落7.3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20.05亿元,同比下降3.5%;实现税收收入277.43亿元,同比下降3.7%。</p>
<p>河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惠茹分析认为:&ldquo;今年上半年经济下滑很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河北砍掉主要支柱产业钢铁、水泥、玻璃等落后产能,另一方面是京津冀环境容量日益狭小而形成的大气污染治理倒逼机制,导致增幅下降。&rdquo;</p>
<p>转型不易</p>
<p>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河北的政府和企业正在摸索转型的路径。</p>
<p>&ldquo;河北的环境恶化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工业结构造成的。我们的工业结构是一种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结构。这种结构不改变,环境就好不了,经济效益就提高不了。&rdquo;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表示,&ldquo;调结构是唯一出路。必须坚持有增有减、有进有退、增减结合、进退并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向污染宣战,力促产业转型升级。&rdquo;</p>
<p>政策的导向以及市场的推动,使本地商人叶金宝萌生了&ldquo;跨界&rdquo;的想法。</p>
<p>叶金保早期凭借河北迁安丰富的铁矿资源,从事钢铁生产、加工,从最初的128立方米高炉到450立方米高炉,他从钢铁行业攫得&ldquo;第一桶金&rdquo;。</p>
<p>叶金宝告诉记者:&ldquo;从2006年开始,钢铁行业的投资越来越热,产能过剩开始显现,与此同时,新一轮钢铁行业结构调整、淘汰钢铁落后产能政策出台,当时我开始意识到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型发展之路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转型,随后开始转向资本、技术、人才密集的生物制药领域。&rdquo;</p>
<p>2006年12月1日,对于叶金宝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迁安市联钢金丰钢铁有限公司的工人拆除了工厂一个128立方米的炼钢高炉。&ldquo;这个高炉就是我的,是当时迁安市拆掉的第一个高炉。&rdquo;叶金保回忆说,&ldquo;与其坐以待毙期盼钢铁业回暖,还不如另辟蹊径奋力一搏,改行!&rdquo;</p>
<p>经过数年的培育,叶金保投资创办的英诺特(唐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并在北京建有研发基地,拥有通过国家药监局体系认证的体外诊断试剂标准化GMP厂房,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公司目前承担一项国家&ldquo;863&rdquo;重大传染病专项,多项河北省、唐山市等科研项目。</p>
<p>如今,英诺特已经成为省内生物体外诊断行业的领军企业,实现了由钢铁初级产品生产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转型。</p>
<p>不少企业也已经开始转型,但转型之路颇为不易。</p>
<p>作为河北省转型发展典型企业,从钢铁行业跨界到生物制药行业对于叶金宝来说并不容易。&ldquo;做生物制药要耐得住寂寞,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一直是持续不断的投入过程,处在培育期,生物制药是个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我很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rdquo;叶金保说,&ldquo;做好生物技术公司,不仅需要发展理念和资本投向的转变,要有定力,更需要人才的引进、技术的创新,所以公司专门在北京建有研发中心。&rdquo;</p>
<p>双重压力</p>
<p>河北省钢铁产量全国第一,水泥产量全国第二,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的依赖严重,在生产出大量的钢铁、水泥的同时,也消耗着巨大的能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河北又是京津冀三省市治理污染任务最重的省份。</p>
<p>转型升级、生态环境、京津冀一体化是河北省面临的三大挑战。在生态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河北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为艰巨。</p>
<p>机遇与挑战并存,&ldquo;转型升级说着容易,做着难。&rdquo;唐山市一位钢铁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透露:&ldquo;我们实际上也在按照政府的要求在做环保,不过标准的不断变化经常令企业措手不及。比如,根据原来的环保要求建设环保设施不久,新的标准出台了,政府要求不得不进行设施升级,以达到新的环保要求,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近几年市场低迷,利润空间小,甚至处于亏损状态,所以转型升级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问题。&rdquo;</p>
<p>有专家表示,转型升级必定面临阵痛,各地政府应积极落实中央有关政策,一方面,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对于落后产能、污染环境的企业予以坚决打击,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p>
<p>不过,记者在河北多地调查发现,仍有不少重化工业企业违规生产,偷排污染物,凸显出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乏力。</p>
<p>比如,环境部10月13日发布&ldquo;部分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没有落到实处&rdquo;时,就指出:&ldquo;玻璃产业是沙河市的支柱产业。在德金玻璃厂,有两条600吨/日的生产线,虽然按照应急预案要求限产20%,但除尘装置发生故障。督查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重污染天的条件下,出现事故性排放,仅仅采取预案要求的限产措施远远不够,应立即责令企业最大限度压产。&rdquo;</p>
<p>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ldquo;河北经济的不断下滑,迫于压力,当地政府对于企业的违规行为实际上有放任的嫌疑。&rdquo;</p>
<p>数据显示,上半年河北省GDP比上年同期增长5.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6%。这一数据与全国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一季度,河北省GDP就以增速4.2%位列全国倒数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只有3.5%,较去年同期和上年底分别回落8.5和6.5个百分点,累计增速降至2000年以来同期最低点。</p>
<p>河北省正面临经济增长与环保的双重压力。</p>
<p>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就曾在去年底的一次会议上坦承,他现在有两个顾虑:&ldquo;一是今冬明春污染重,明年全国两会不好意思见大家。二是为减排关闭污染企业影响了GDP,正考虑明年怎么向省人代会报告。&rdquo;当经济增长与环保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矛盾时,各地政府应如何应对?</p>
<p>(关键字:钢铁 雾霾 钢企 破产)</p></div>
	<div class="v2_comtent_info04">(责任编辑:00185)</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