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富:我国钢铁业供大于求矛盾异常突出

2014-11-6 9:35:00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10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京召开了“2014年第三次信息发布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张长富透露,1~9月份,全国粗钢(折合量)表观消费量约为5.6亿吨,同比减少516万吨,下降0.9%。钢铁行业整体虽保持盈利,但盈利水平仍然很低,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异常突出。

相关数据显示,1~3季度,全国累计平均日产226.37万吨钢材,按此水平测算,2014年粗钢产量将为8.26亿吨。其中,粗钢6.18亿吨、生铁5.42亿吨、钢材8.39亿吨,分别比2013年同期增长2.34%、0.38%和5.02%。值得关注的是,前9个月我国粗钢产量已占世界钢产量的50.21%,比2013年同期提高0.6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全国出口钢材6534万吨,同比增长39.3%;进口钢材1101万吨,同比增长5.0%。9月份出口钢材852万吨,环比增加76万吨,增长9.8%;进口钢材136万吨,环比增加19万吨,增长16.2%。前三季度钢材进口均价为1246美元/吨,同比增长37美元/吨;出口均价783美元/吨,同比下降74美元/吨;进出口价差扩大到463美元/吨,进出口价差仍在加大。

张长富认为,钢材出口大量增长源于今年国内钢材价格大幅下跌,而国际市场价格下跌较少,国内外价格差较大。截止到10月份,全国22个城市热轧卷板、线材和螺纹钢等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931万吨,环比下降38万吨。前三季度,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11.23亿吨,同比增加7586.06万吨,增长7.24%;进口铁矿石6.99亿吨,同比增长16.5%。

张长富表示,目前,钢铁行业仍处于盈亏边缘,销售利润率为0.71%,同比提高0.30个百分点;累计亏损面为25%,亏损额为80.86亿元。尽管钢铁业仍处在“寒冬”,但近期企业负债率下降、银行借款减少,表明企业在控制债务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方面有些效果。但是,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应收应付账款继续上升。他希望,钢铁企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的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蜕变过程,一方面主动控制产量释放,另一方面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种档次,不断满足日益提高的下游用户新需求。此外,企业应该合理控制产量释放,加强资金管控,防范资金风险。

(关键字:钢铁 钢铁业 供大于求矛)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