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冬储”意愿不强 下游终端需求不旺
11月份过去,淡季中的国内铁矿石市场依然疲软,没有什么起色,经营者及业内人士对后市行情大都看空,认为年内铁矿石市场价格尚不具备反弹条件,或将继续处于盘整下行通道。
据一些贸易商在经营者所掌握的情况,近期来铁矿石市场仍不景气,交易清淡,尽管河北、山东等地区在APEC会议之后全面恢复正常生产,但钢厂采购铁矿石的意愿不强,由于前期一些钢厂停产,原有的铁矿石库存没有消化,这段时间大都以消化库存为主。此外,临近月底,资金紧缺的矛盾凸现,贸易商无意囤货建仓,中端需求萎缩,而钢厂坚持“控制采购量,压低采购价”的原则,将库存控制在合理、适度的水平,一切按需求正常采购,“冬储”意愿不强,所以近期终端有效需求亦不见明显释放,铁矿石市场现货交易并不活跃,价格不见反弹的迹象。
1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周,在国内一些地区的66%铁精粉湿基不含税出厂价570-580元/吨,66%碱性铁精粉干基不含税出厂价690元/吨,武安地区64%碱性铁精粉湿基不含税出厂价600-610元/吨。山西地区65%铁精粉湿基不含税出厂价550-560元/吨,东北地区66%铁精粉湿基税前出厂价460-470元/吨;66%铁精粉湿基税前出厂价440-450元/吨。
进口矿市场价格持续盘整下行,曹妃甸混合粉矿价格440元/吨,超特粉矿价格400元/吨;日照港PB粉矿价格490元/吨,超特粉矿价格415元/吨;青岛港矿价格PB粉480元/吨,南非块矿价格715元/吨。
时下,铁矿石市场运行态势的基本特征依然,需求不旺,交易清淡,销售不畅,价格下跌。一些业内人士的铁矿石市场跟踪调研显示,目前铁矿石价格已经跌至到五年来的新低,这周三,青岛港含铁量62%的铁矿石价格再跌1.2%,为69.58美元/干吨,创下2009年6月以来最低值,11月份铁矿石价格已跌13%,跌势为5月以来最强劲的一月。
谈到年内铁矿石市场走势,经营者和业内人士基本认为难见新的起色,价格反弹缺乏支撑的动力。其依据:
一是下游终端有效需求不可能明显释放,价格止跌反弹没有需求的支撑。12月份,钢厂的检修增多,有的钢厂进入年终大修期,产能释放受阻,对铁矿石需求量将会减少。其实,时下钢厂的产量已经呈现下降态势。据中钢协数据显示,11月上旬粗钢日均产量200.72万吨,环比下降16.36%。河北地区受APEC会议影响,大幅减产,造成11月上旬河北地区开工率大幅下降至75%左右,使得粗钢整体产量大幅下滑。尽管在APEC会议结束后,河北地区的企业陆续恢复生产,全国高炉开工率较大回升。但时下正值钢厂例行检修期,因此在年内最后一个月里,钢厂对铁矿石等原料消耗有所降低。
二是钢市进入淡季,直接波及铁市。随着天气冷,气温下降,钢材市场进入传统的淡季,今年的淡季或许更淡,需求持续萎缩,交易更显清淡,价格阴跌不止,这些时间的一些主要钢材,如螺纹钢、线材、盘螺等价格一路下滑,有的钢价已经跌至10年的新低,钢价的下跌似乎比铁矿石价格下跌的持续时间还要长,跌幅还要大。这对铁矿石市场带来负面影响,是一大利因素。预见在12月份,钢材市场不可能见暖,价格难以回升,不排除继续处于震荡回落的通道,无疑这是铁矿石市场的一大利。
三是年末资金紧缺矛盾加剧,亦是年内铁矿石市场的一大利空因素。12月份,正是钢铁原料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面临资金紧缺的关键时期,下游终端用户和中间贸易没不可能有更多的资源用于铁矿石的囤货建仓,相反有此经营商为筹集资金,回笼货款,不排除低价出货,打压市场价格。而作为终端用户的钢厂,在这段时间,也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采购铁矿石,囤货建仓。所以说,这段时间的资金紧缺,是遏制铁矿石市场价格反弹的主要瓶颈。
四是库存居高不下,供需矛盾难以缓解。由于全球铁矿石供应大幅增长,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快速增加,导致库存持续高位。据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10月,我国已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7784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5%,较上年同期高6.4个百分点。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水平保持高位,今年2月份以来长期保持在1亿吨以上水平,截至上周末,国内铁矿石港口(36大港)库存量达10835万吨,较年初增长26.5%,较上年同期增长30.9%。显然,铁矿石市场的阶段性供大于求格局在年内不可能根本性的改变,供需矛盾难以缓解。
鉴于上述诸多利空因素的存在,预期年内铁矿石市场仍将有疲软、低迷中徘徊,价格上涨的概率微乎其微,或许继续盘整下滑。
(关键字:铁矿石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