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市弱势收官几成定局 铁矿石价格仍回落

2014-12-15 9:06:54来源:新华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据分析,在建筑钢市场上,价格继续下跌。上海、杭州等地吨价一周下跌10元至120元;北京、天津等地则略有小涨。在上海市场上,价格的跌幅有所扩大,由于“北材南下”,上海市场的库存有增无减,而需求却十分低迷,商家对后市的信心明显不足。即使像北京这样价格略有小涨的地区,市场的成交也并不理想,一些商家在实际交易中也是“不得不暗降出货”。

在板材市场上,价格总体下行。热轧板卷市场震荡盘整,上海、南京等地略有小涨,广州、郑州等大部分地区吨价一周下跌10元至80元。上海市场热轧价格之所以有小幅上涨,主要因为新货资源的补充较慢,但商家其实并不敢“放开手脚”涨价,终端需求根本“跟不上”。中厚板市场总体是弱势盘整,郑州、京津冀等地吨价一周下跌10元至60元。与其他钢种的情况差不多,新资源补充较慢的地区,价格可能稳一点;新资源补充速度较快的,价格马上“见颜色”。有一点是相同的,需求不振,商家信心不足。

全球铁矿石市场进入一个较长时段的“寒冬”,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可称之为新常态。在国产矿市场上,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小幅下跌,钢厂继续增加进口矿的配比,国产矿的价格支撑减弱。进口矿价小幅下跌,12月11日62%品位普氏铁矿石指数收在每吨69.5美元的价位上,一周下跌1.75美元。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减少,月度均价环比10月份下降3.7%,均价已连续10个月出现下降,创出2009年8月以来的新低。近期,海外非主流矿停产、减产已明显增多,四大矿也宣布削减投资,估计短期内进口矿价仍将围绕吨价70美元这个“低位线”波动。

相关机构分析人员认为,11月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211万吨,环比下降3%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粗钢产量持续第3个月下滑。与此同时,生铁的日均产量也在下降,年内首次跌破了180万吨。这与此前钢铁业“亏损反而增产”的怪象进行比较,至少说明供求之间的市场调节弹性开始有了一些“正面的消息”。不过,钢铁业要在新常态下达到新平衡,路还很长。

(关键字:铁矿石 铁矿石价格 钢市)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