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即将过去,国内铁矿石市场在疲软、低迷是中辞旧迎新似乎已无悬念,经营者预期在年内铁矿石市场价格将继续在底位盘整,不可能出现明显的反弹行情。
进入12月中旬,铁矿石市场仍无起色,交易依然平淡,价格持续盘整,没有反弹的迹象。如在唐山地区,经营者的报价大都以“平盘”亮相,但实际成交价可以“商议”,PB粉矿山报价500-505元/吨,实际成交价495元/吨;纽曼粉矿报价510-515元/吨,成交价可以优惠5-10元/吨;心理价位依据昨天成交价居多,价位不一。麦克粉矿报价在480左右,商家心理价位在475-480。山西地区铁精粉市场价格以盘整为主,65%铁精粉湿基不含税现汇出厂价500-510元/吨,有的报价490-500元/吨。东北地区66%铁精粉湿基税前现汇出厂价430-440元/吨;鞍山65%铁精粉湿基税前现汇出厂价480-490元/吨;本溪65%铁精粉湿基税前现汇出厂价445-455元/吨。华东山东淄博66%铁精粉干基含税承兑出厂价730元/吨,莱芜64%铁精粉干基含税承兑出厂价715-735元/吨;华南广东河源64%铁精粉干基含税现金出厂价格470-490元/吨。
进口矿市场价格持续走低。这一周,曹妃甸的巴粗矿价格480元/吨;京唐港超特粉矿价格405元/吨,混合粉矿价格435元/吨;天津港纽曼块态价格710元/吨,超特粉矿价格410元/吨;日照港纽曼块矿价格690元/吨,PB粉矿价格490元/吨;岚山港巴粗矿价格480元/吨。
从经营者在销售中反馈的情况来看,近期整个铁矿石市场交易平淡,下游终端用户大都按需采购,在采购时较为谨慎,价格上,一般以“一单一议”多见,而采购量普遍不大,观望的心态浓厚。矿商的出货不那么顺畅,都需经过一番议价,方能接到单子。
经营者及业内人士在分析后期铁矿石市场走势时,普遍认为当前铁矿石价格不具备明显上涨的条件,基本维持目前低位盘整的运行格局。其主要依据:
一是疲软、低迷的国内钢材市场,无力支撑铁矿石市场价格的反弹。时下正是严冬季节,钢材市场进入传统的淡季,严寒遏制建筑钢材需求的释放。近来螺纹钢、线材市场交易清淡,价格一路震荡下跌。在上海地区,几乎每天开盘见跌,盘中再跌,日跌两回,跌幅二三十,其它地区的钢市总体疲软,没有起色,很不景气,厂商普遍销售不畅,降价销售,“以价换量”。钢市的走软,直接波及铁矿石市场,钢厂在铁矿石采购上,通常“控量压价”,“一单一议”,不愿轻易上调采购价格,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铁矿石市场价格的反弹。
二是临近年末,资金紧缺,影响厂商的“冬储”积极性。随着离年底越来越近,钢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出现资金不足,周转困难的问题,流通领域的贸易商正忙于筹集资金,用于银行还贷,以及支付员工年终奖等,无意顾及铁矿石的囤货、“冬储”,中端需求强度在减弱。同样,一批中小型钢铁企业也面临资金紧缺的困扰,都在合理控制库存、减少资金占用上下功夫,尽可能降低库存量,大都按需补库,分批进货,“冬储”的积极性不高,有的钢厂也无钱“冬储”。值得注意的是在年底之前,不排除部分矿商为调头寸,而适度降价出货,回笼货款,以解资金紧缺的燃眉之急,从而带动整个铁矿石市场价格震荡波动。
三是港口进口矿库存居于高位,铁矿石市场阶段性供大于求格局依旧。尽管11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有所减少,但进口的绝对量依然较大,海关总署12月8日公布,1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6740万吨,1-1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共计84577万吨,去年同期累计为74578万吨,同比增长13.4%。而国内铁矿石原矿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其实,矿山的停产减产消息是炒作大于实质。不少矿山减产早在今年上半年甚至是去年就已有端倪。即便是将这些减产满打满算,总量也不过在2000-3000万吨左右,如10月份的国内铁矿石原矿量13484.4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3548.4万吨,仅减少64万吨,降幅只有0.5%,而1-10月的产量125790.4万吨,同比增长7579.5万吨,增幅达到6.4%。目前港口的铁矿石库存量仍在1亿吨以上。截止12月12日,全国44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约为10560万吨,根据当前全国钢厂的生产情况,港口铁矿石库存可满足32.14天生产需求量。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在年内铁矿石市场价格明显上涨的可能性不大,仍在持续目前低位盘整的运行态势,不过继续下跌的空间不会太大,今年铁矿石价格已经下跌48%,在12月3日,青岛港含量62%的铁矿石价格已经降到69.5美元/吨,为2009年6月以来最低水准。业内人士预测,2015年铁矿石价格预估在67美元/吨,因供应增加,且终端有效需求强度减弱,供需矛盾导致价格的继续盘整下行。
(关键字:铁矿石 铁矿石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