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预测春节前尚难出现新起色
新年伊始,国内生铁市场不见“开门红”,交易平淡,部分地区的价格小幅震荡回落,经营者及业内人士预测在春节之前整个生铁市场尚难出现新的起色,继续弱势运行。 据经营者在销售员反馈的情况,进入2015年,生铁市场没有预期的出现“开门红”行情,下游终端有效需求有所萎缩,市场交易清淡,销量有所减少,一些地区的生铁价格盘整下行。山东地区炼钢生铁价格(现款)1970-2020元/吨;山西地区价格(两栖)在1880-2030元/吨;河北地区报价(现款)1700-1950元/吨;新疆地区报价(现款)1620元/吨;东北地区价格(承兑)2050-2850元/吨;云南地区价格(现款)1930-1980元/吨;徐州地区价格(现款)1970-2040元/吨。唐山、徐州、武安等地的炼钢生铁价格仍处于下跌通道,最近的降幅在30-80元/吨不等。 铸造生铁市场价格乱中见跌,大都维持在2240-2260元/吨,有的地区报价2450-2500元/吨,而最低的报价只有1950元/吨,价格差异明显,显得混乱,交易平淡,销售不畅,经营者对春节前的行情没有寄予什么指望。 在分析后期生铁市场行情时,经营者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左右生铁市场走势的利空和利好因素都存在,需引起重视和关注,这些利空和利好因素体现在: 一是下游终端有效需求尚难释放,支撑生铁价格上涨的动力不足。时下是钢材市场的淡季,交易清淡,价格持续下跌,厂家和贸易商销售情况不佳,销量明显减少,钢厂订单不足,国内订单指数较上月下降3个百分点,来自国内用户的订单量继续减少,钢厂普遍下调钢材出厂价格,部分钢厂进行检修,产量有所减少,炼钢生铁需求量在萎缩。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2月下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172.20万吨,环比减少6.4万吨,旬环比下降3.6%。预计在春节之前,还有一部分钢厂加入检修行列。与此同时,钢厂在炼钢生产采购上继续下调采购价,1月份,一批大型钢厂采购价下调30-80元/吨。由此来看,生铁的需求状况一时间好不了,这对于生铁市场而言,是最大的利空因素。 二是铁矿石、焦炭等原料价格处于低位,生铁成本支撑动力减弱。去年以来,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价格暴跌47%,目前66%矿粉价格420-430元/吨,65%在440-450元/吨,有的地区只有425-435元/吨。进口矿价格大幅下滑,截至去年12月30日,58澳粉价格60美元/吨,较11月末下降3美元/吨;61.5澳粉66美元/吨,下降3美元/吨。此外,焦炭价格也处于低位运行,节后华东市场焦炭价格稳中趋跌,进口矿价格下跌1-2美元/吨,生铁制造成本下跌10-20元/吨。铁矿石等原料价格的下跌,对支撑生铁价格的力度将持续减弱。 三是废钢、钢坯市场疲软,价格下跌,也将波及生铁市场。受唐山钢坯再次跌至历史新低的影响,京津废钢市场整体弱势下跌,幅度40元/吨。钢厂的含税现款一级重废采购价1880-2050元/吨,不含税重废采购价1500-1550元/吨,工业下脚料不含税采购价1570-1600元/吨。节后北方市场钢坯价格继续走低,唐山市场普碳方坯出厂价格下跌80元/吨,这周再度下跌,跌至2050-2000元/吨,与炼钢生铁的价差只有130-150元/吨。这将对炼钢生铁市场带来冲击,炼钢生铁的优惠已在逐渐消除。 四是含硼钢出口退税取消,对生铁市场也将带来一定影响。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我国出口钢材1017万吨,较上月增加45万吨,再度刷新月度出口历史纪录;1-12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9378万吨,同比大增50.5%,对缓解国内钢材市场供需矛盾起到很大的作用。然而今年1月1日开始对含硼钢出口退税取消,预计一季度钢材出口量将会出现较大幅度回落。而在一季度正是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淡季,加上出口量大幅下降,导致国内钢市供给严重过剩,钢价持续走低,显然对生铁市场也是一大利空。 五是铁厂停产、减产增多,在一定程度是有利于供需矛盾。最近以来,不少炼铁厂停产、减产,如在山东地区由于炼钢生铁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个别地区跌幅40元/吨,成交一般,厂家库存低位运行,目前停产铁厂多表示年前仍无复产计划。铁厂的产量在减少,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2月下旬重点企业日均生铁168.70万吨,环比下降3.80%。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对生铁市场的利空因素大于利好因素,所以说在春节之前国内生铁市场依然无法摆脱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尚难出现新的起色。
(关键字:生铁 需求难释放 利空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