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铁矿石和原油联手在大宗商品比“熊”大赛中,双双获冠。如今,原油性情大变、怒发冲冠开启大幅度反弹,可铁矿石却显得信心羸弱、斗志不足。
对于铁矿石跌跌不休的原因,分析称并非需求不足所致,因201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4%,达到9.33亿吨。价跌的推手或是供应态势过猛。
铁矿石价格连续走低,但国际矿业巨头的产量并没有缩减。力拓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其铁矿石产量同比增长11%至2.95亿吨;必和必拓则在2014年下半年其铁矿产量同比增长15%至1.24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矿价低迷的情况下,矿业巨头均希望凭借其低廉的成本优势,通过扩大产量来挤占中小型矿山的市场份额,现如今,国际铁矿石生产商市场争夺战仍在进行中。
因大宗商品生产国汇率贬值、原油价格下跌以及产商削减成本等行为均造成铁矿石生产成本下降,而成本的下降又反促铁矿石巨头的产出增长更强劲,也同时对铁矿石价格形成刚性压力。
全球第二大铁矿企业力拓(RIO.AX)铁矿石亚洲区总裁Alan Smith表示,公司有望在2017年之前把年产量提高到3.5亿吨。其还表示,公司预计到2020年时,出口到中国的铁矿石成本将在每吨35美元,与之前的预期一致。这一成本水平低于2012年的每吨47美元。
另一全球最重要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VALE5.SA)的一位高管表示,主要的铁矿石矿商两年来已将全球海运铁矿石供应量提高了2.34亿吨,并准备进一步增加供应直到2020年。其预计,2013至2020年期间,力拓和必和必拓等全球矿商料增加全球铁矿石供应4.3亿吨。前述2.34亿吨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面对巨头们这般大幅度的增产,如此激烈的市场争夺大战,也难怪在诸如原油,铜等其他大宗商品开始面露喜色期待春天之时,铁矿石却只能苦笑而不敢脱去“熊装”告别冬天。
(关键字:铁矿石 需求 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