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环保法 钢企是忧是喜?

2015-3-27 9:18:44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据相关权威部门估算,目前约有七成钢铁企业环保不达标,为满足新排放标准,钢铁全行业实施环保改造总投资大约需900~1100亿元。在这么大的环保成本压力下,加上钢企目前盈利水平仍难见起色,国内钢企究竟将面临什么样的前景,至今还是未知数。
  有专家表示,新环保法实施以前,政府对于钢铁企业所存在的环保问题已经开始施压,从最初的限电政策、惩罚性电价,到后来的排污指标、装备标准的界定,可见国家对钢铁行业的环保约束越来越强。新环保法对于国内钢铁行业来说是一个洗牌机会。钢铁行业污染严重,这是事实。但很多钢企的环保设施也达到了国家标准,新环保法相当于构建了钢铁行业公平竞争的平台,对守法钢企是好事,对不守法的企业则是噩梦。
  中国钢铁行业刚刚经历了一个水深火热的2014年,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5882.07亿元,同比下降2.98%,实现利润304.44亿元,同比增长40.36%。而在这看似不多的利润里,还包括了钢企得到的政府补贴以及钢企的折旧调整带来的利润,国内钢企主营业务其实还是亏损居多。
  即使是微薄盈利的钢铁行业,今年还要面对实施新环保法带来的环保成本压力,甚至有人认为,新环保法将是压垮某些钢企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了解,钢铁企业要实现新标准的达标排放,吨钢环保成本大约为150~200元。目前国内优秀企业的环保成本约110元/吨。而一些企业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环境监管薄弱等原因,吨钢环保成本只有30元左右。
  专家表示,新环保法是治污利器还是一纸空文,关键是看地方政府的决心和执行力。钢企肯定会有资金上的压力,整改扩建环保设备、日后维护环保设施以及维持排污指标达标的开销,都会平摊到吨钢成本里面。地方政府如果不包庇钢企,并且扮演严厉监督的角色,钢企是不敢不遵守环保规定的。好在很多地方取消了GDP考核标准,地方政府应该不会因政绩压力而纵容钢企排污,所以新环保法的实施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脱硫设备实际案例,一台400平方米的烧结机的脱硫设备安装成本为5320万元。设备年运行8500小时,脱除二氧化硫23729吨,直接运行总成本2380万元。此外,烧结机脱硫设备安装成本21万元/平方米,设备运行费用3.6元/吨粗钢。预计整个行业完成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仍需要400亿元以上,完成脱硫设备升级改造的资金仍需100余亿元。与之对应的年烧结矿产量为442万吨,粗钢产量约为275万吨。而在我国去年超过8亿吨粗钢产量的水平下,环保成本不可谓不高。
  专家表示,新环保法势必会带来钢铁行业的洗牌,促进钢铁行业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钢企生产成本虽然会因为新环保法的实施水涨船高,在整个钢材市场需求不景气的形势下,钢企利润可能会更加惨不忍睹,但是新环保法会使钢铁行业真正实现改头换面,一些经营不善和环保不达标的企业必将退出市场,这意味着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将会逐渐形成。
  过去,很多钢铁企业抱怨,自己注重环保,增加了很大成本,而那些违法排放的企业,成本则低得多,这种竞争很不公平。钢铁行业洗牌之后,留下来的可能都是竞争力强,同时环保也达标的企业,随之而来的将是国内钢铁供求关系出现变化。当整个行业经历一次大规模的洗牌之后,钢价自然会回升到正常的价位,市场的调节作用开始真正体现。
  有关专家表示,实施新环保法之后,民营钢铁企业面临的压力要大于国有企业。因为民营企业不能像国有企业那样享受政府补贴,加上很多民营企业过去的环保意识比较低,环保设施不配套,转型的困难肯定要比国有企业大得多。

(关键字:环保法 钢企)

(责任编辑:0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