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中旬以来,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呈现一波止跌反弹行情,之后快速上涨,预示钢市的春来到,那么焦煤市场是否受钢市回暖得好带动而出现新的起色,一些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尚难定论,焦煤市场短期内还很难回暖。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反馈的情况和市场调研,这段时间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北京市场两天内,螺纹钢价格大涨150元/吨以上,其它地区的建材市场价格也大幅上涨,福州、南昌建筑钢材市场价格上涨80-140元/吨,广州市场高线和螺纹钢价格上涨60-70元/吨,南宁、郑州和武汉市场上涨30-60元/吨,长沙市场上涨120-170元/吨。3月23日,苏州市场上的螺纹钢价格拉涨80元/吨,大部分商家封盘,惜售心态普遍。
钢材市场的回暖,钢价的上涨,那么会不会对焦煤市场带来利好效应,支撑焦煤价格的反弹呢?从目前焦煤市场运行状态来看,似乎还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近期焦煤市场仍无起色,价格继续震荡下滑。这周二,一些地区的冶金焦价格依然下跌10-40元/吨不等,临沂、河津、淄博等地的二级冶金焦价格较上个交易日下跌40元/吨,最低的出厂含税价格已经跌至740元/吨;山西地区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价格为730-76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价格760-800元/吨,均为出厂含税价。据统计,在这段时间,华北、华东地区焦炭价格仍下跌,累计降幅普遍在120元,少数达140元。
近期国内炼焦煤市场亦不景气,厂商销售不畅,一些煤企提高优惠幅度,吸引客户采购,消化库存,河南个别煤企将优惠幅度提高20元/吨。进口煤价格继续下跌,澳大利亚峰景煤到中国价格降至110美元/吨(CIF),较上周末下跌0.75美元/吨。
钢材市场的转好、转暖,价格大幅反弹,何以对焦炭市场没有带来多大的利好?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焦炭市场面临的利空因素依然不少,缺乏支撑价格上涨的动力。
首先,焦煤市场需求减少。自今年“两会”结束之后,各地“铁腕治污”力度加大,尤其是对钢铁企业的污染整治,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诸如部分钢厂环保不达标,遭到按日罚款、差别用电甚至限期停产整改等惩罚,河北、江苏、山东地区不少中小钢厂均受环保检查制约产能无法正常释放,开工率在逐渐下降。据专业机构的调查统计显示全国高炉开工率从去年12月19日的91.85%到3月13日的85.40%,下跌了6.45个百分点;小型钢厂(年粗钢产量≤200万吨)减产力度较大2015年3月13日开工率已经跌到最近三年最低点为70.49%。钢厂产能释放受阻,产量减少,对焦煤的需求也相应减少。据中钢协统计,3月上旬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日均粗钢产量为168.15万吨,旬环比下降5.05%;日均生铁产量163.73万吨,旬环比下降5.68%。整体看一季度钢厂产量维持在相对低位,直接波及焦煤市场。
其次,钢厂效益缩水,焦煤采购价格下调意愿增强。尽管近期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上涨,但此仅属“触底反弹”,今年以来,螺纹钢、线材、盘螺等价格持续下跌,已经跌至近10年来的新低,钢厂在连续下调出厂价格之后,已经没有多大盈利空间,有的中小型钢企甚至亏损。在这种状况下,钢厂在焦煤采购上,除了控制采购量外,在采购价格上尽可能压低。据悉,时下有不少钢厂仍有降价计划。焦煤企业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接受钢厂降低采购价的要求,二是主动限产保价。从焦化企业反馈的信息,根据目前焦煤市场面临的形势,降价的概率较大。如日前东北地区部分钢厂焦炭采购价格下调10元/吨,焦企最终接受。这将带动焦煤市场价格的继续盘整下行。
其三,焦炭市场可供资源充裕,供需矛盾仍然存在。时下,无论是下游终端用户还是焦化企业,焦煤的库存量并不少。如在山东地区的一些主导钢厂库存高位,暂无采购焦炭的打算,以消化库存为主。同样,焦化企业大都拥有一定的库存,而港口焦炭资源供应量更为充足,销售压力较大,焦煤市场供需矛盾在短期内尚难缓解。
其四,焦化企业有意控制产能释放,减产限产,稳市保价。由于焦煤市场的持续疲软低迷,价格连续下跌,焦化企业大都亏损,部分企业亏损在60-100元/吨,考虑降低开工率,有的焦企的焦炉限产20%-30%,消化库存资源,缓解供需矛盾,力求稳定价格。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在短期内焦炭和炼焦煤市场价格仍有小幅下跌的空间,价格反弹尚需时日。
(关键字:钢市 钢价 焦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