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淡水河谷、两拓相比,我国铁矿石生产成本较高。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统计,我国铁矿石的生产成本约105美元/吨。而国际铁矿石生产成本较低,力拓、必和必拓等大型矿山的生产成本在30~40美元/吨,新兴矿山FMG公司的生产成本约在50美元/吨,因此,加上海运费用,澳大利亚铁矿石到我国港口的成本在45~65美元/吨。
在铁矿石消费对外依存度超过70%的情况下,对铁矿石实行高税负,将增加下游企业成本,导致国际矿石企业获得额外收益。经简单测算,我国铁矿石价格每降1元,按照依存度70%的比例,国外铁矿山就被迫少收入2.3元,我国钢铁产业链由此获得3.3元的利益。
首先,建议实行增值税的低税率。在2009年我国增值税改革过程中,将铁矿石的增值税税率上调至17%,建议将国产矿的增值税税率恢复为13%,或者推出国内矿山税收返还及优惠政策,匡算后每吨铁矿石增值税应缴税额下降约30元。
其次,建议实行铁矿石资源税的从价税率,我国已经将煤炭的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这样实际税负随行情波动而调整,行情低迷时起到杠杆作用,实际税负及时下浮,避免了政府再出台政策的滞后性。
增强铁矿石的有效供给,还要依靠海外矿。
我国铁矿石资源贫瘠,同时受环保条件制约,保障我国钢铁原料供给不能依赖国内矿山,应该大力支持企业境外淘矿,逢低介入,开拓权益矿山。
我国已积累了一定的海外投资经验,2010年前后的全球矿石投资高峰时期,我国企业投资境外矿产,目前进入达产高峰。有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额为226亿美元。其中,投资于塞拉利昂的铁矿山向国内供应铁矿,2014上半年我国进口塞拉利昂铁矿石944.2万吨,同比增加462.7万吨。
但随着全球铁矿石进入低迷行情,我国境外矿石投资陷入低谷。2013年、2014年我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额分别为49.11亿美元和108.34亿美元。目前,铁矿石价格不及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收购成本及阻力大幅降低,是我国企业开拓境外矿业项目,获得采矿权的良好时机。坚持矿产资源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把握低谷时机,建立稳定的铁矿石海外供应基地。
随着“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建设,我国已经具备了支持企业海外开拓的资金和涉外商务经验。
首先,可以考虑成立境外矿山产业投资基金。通过产业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直接投资境外矿业项目和采矿权,发挥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钢铁企业、证券公司、民间资本等多方力量,组建产业投资基金,进军境外矿山,并考虑成立境外矿业投资的“国家队”,引导国家主权基金主导或参与相关投资项目。还要加快我国金融机构国际化步伐,掌握国际规则,强化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为企业在境外矿业勘探、收购、汇率风险控制等业务提供支持。
而且,由政府提供相应的财税扶持。建立境外矿产资源权益投资专项资金和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探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等政策,落实支持企业“走出去”战略,并推出在税前扣除企业境外资源勘探的前期费用、进口增值税的先征后返等税收政策。
此外,还要实现国家外交,通过国家层面加强与资源国的合作。我国可以利用人民币“走出去”的影响力,降低铁矿石经贸投资汇率风险。目前,我国已经与澳大利亚、巴西分别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需要继续扩大和深化矿石资源国货币与人民币的互换业务,为我国企业采购铁矿石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关键字:铁矿石 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