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周三(4月29日)称,去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大幅下跌,中国国内铁矿山普遍面临亏损、减产甚至部分停产问题,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将超过80%,不利于国内钢铁产业安全;且未来钢材出口增速亦将会有所下降。
201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同比增13.8%,对外依存度升9.7个百分点至78.5%,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过高会使中国钢铁行业的国际话语权和安全性等受到挑战。
中钢协2015年第二次信息发布会新闻稿指出,受供给增加、需求减弱影响,去年以来进口铁矿价格大幅下跌,虽为吃进口矿的钢企降成本创造条件,但使国内有矿山的钢企经营更困难,尤其是鞍钢、首钢、太钢、河北钢铁(000709,股吧)等自有矿山联合企业原料优势逐渐消失,甚至成为经营负担。
“国家对铁矿资源税减按40%征收后将对缓解铁矿山亏损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足以与国外矿山竞争。”新闻稿指出。
数据显示,进口矿价由去年年初的133.1美元/吨持续下跌,到4月13日降至47.8美元/吨,之后有所反弹。
中钢协称,钢企运行还面临众多困难和问题,包括钢材需求出现下降,低价格、低效益的局面仍没有改变,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较突出,环保压力加大等。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作为"十二五"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的地域,执行标准更加严格。面对严峻环保要求,企业生产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新闻稿称。
中钢协指出,银行借款减少存在一部分企业主动减少借款的情况,也不乏银行抽贷和不予续贷的问题,而借款成本并没有随央行的两次降息有所下降,企业融资贵的问题没有得到缓解。
整体来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下游用钢行业钢材需求难以增长,钢材消费峰值弧顶区特征明显,存在需求下降的可能。
钢材出口增速将会有所下降
中钢协称,受国家取消部分钢材品种的出口退税等原因,二季度及下半年钢铁行业的出口增速将会有所下降,但出口量不会大幅减少。
新闻稿指出,一季度中国钢材出口环比逐月下降,同比增长偏高主要是去年一季度基数较低的原因,随着取消退税政策的效果显现,以及国际市场对中国钢铁产品的双反案件和贸易争端增多,钢材出口增速将会有所下降。
但由于国际市场仍有需求,且国内外有价差,中国钢材出口竞争力仍较明显,出口不会大幅减少。
钢协并建议企业要尊重当地市场规则,进一步做好出口产品的档次提升,提高高档产品比例。
钢协并呼吁尽快公布第二、第三批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保税政策产品清单,呼吁继续降低国内铁矿山企业税费负担,保持国产铁矿一定的市场份额,对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并呼吁完善退出机制,给企业淘汰落后、减人增效等建立通道和给予政策支持。
(关键字:铁矿 亏损减产 铁矿石 对外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