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红五月”以来,废钢市场不见红火的景象,依然在疲软、低迷中徘徊,钢厂倾向以铁水替代废钢,经营者对后期废钢市场行情并不看好,但也不悲观,认为在降息等利好因素集聚的大环境中,废钢市场价格下跌空间有限。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掌握的情况,近期废钢市场没有什么起色,一些地区的废钢价格继续盘整下行,如在5月中旬,西南地区的废钢市场价格下跌20-30元/吨,华东地区废钢市场价格相对稳定,江苏废钢市场炉料价格维持在1500-1560元/吨,山东地区的重废价格1500-1580元/吨。浙江废钢市场上的炉料价格1520-1600元/吨。福建废钢市场重废价格1400-1500元/吨(不含税)。河北地区废钢市场趋稳,重废价格稳定在1600-1680元/吨;辽宁废钢市场上的中型剪切料价格1650-1720元/吨。
从废钢市场交易状况来看,经营者感到销售不畅,出货不多,下游终端用户采购废钢的热情不高,有的用户采购量比原先的计划量有所减少,而且采购价格在连续往下调,“减量压价”,导致废钢市场交易平淡,价格波动,跌势不止。
在分析后期废钢市场运行态势时,一些经营者和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废钢市场面临的形势较为复杂,利好和利空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废钢市场价格涨无动力,跌有阻力,进入僵持状态。具体体现在:
一是铁矿石、生铁等市场波动,波及废钢市场,钢厂“以铁代钢”的现象难以消除。由于前期铁矿石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一度跌破50美元/吨;同样,生铁市场也较为疲软,价格震荡下滑。时下,一些地区的炼钢生铁市场现款价格跌至1650-1750元/吨,有的地区甚至只有1450元/吨(现款价),铁矿石和炼钢生铁价格处于低位,众多下游终端用户从成本角度考虑,大都倾向使用铁水,少用废钢,一批大中型钢厂的废钢采购量较少,市场需求的萎缩,致使废钢市场不景气,价格阴跌不息。而这种“以铁代钢”现象还在延续,短期内不会消除,是废钢市场面临的一大利空因素。
二是钢材市场持续低迷,价格一路下跌,波及废钢市场。“金三银四”传统钢市旺季,而今年则旺季不旺,交易清淡,价格连连下跌。进入5月份之后,钢材市场仍无起色,很不景气。如在5月上中旬,螺纹钢、线材市场价格跌势不止,地华东地区,建筑钢材市场价格下跌30-50元/吨,根据目前的价位,钢厂已经没有盈利,特别是一批拥有中小型钢厂,面临的生产经营压力增大,采购废钢的积极性普遍减弱。即便采购,也尽可能压低废钢采购价格。广东、广西、贵州地区的拥有中小型电炉的钢厂,近期的废钢采购价普遍下调20元/吨,在1450-1500元/吨(不含税)。内蒙古地区的一些钢厂,其废钢采购价格下调20元/吨。
三是降息、降准及经济“稳增长”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举措的贯彻实施,有利钢市和废钢市场。最近以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大批高铁、公路、轨道交通、机场、港口、水利、电力等重大工程密集开工;还有,“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区等建设正在加快进行,都将拉动钢材的需求。如连续的降息和降准,对房地产业回暖注入强劲的动力和活力,降息使购房者贷款利率下降,如买房人申请商业按揭贷款100万元,贷款期限20年,用等额本息还款法,降息后每月月供比去年11月22日前减少521元左右,总利息共减少了12.51万元左右。降息为购房者带来直接利好,减轻其月还款成本,缓解月供压力,进一步减轻购房压力。房地产业升温,对钢材市场是一大利好,也是废钢市场的一大利好。目前钢厂产能释放,产量增加,废钢需求量增大。据中钢协统计:4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179.01万吨,环比增3.91%;全国估算值为235.14万吨,环比增2.91%;日产生铁174.92万吨,环比增产4.74万吨,增幅2.79%。预计五、六月份的钢厂生产销售情况好,废钢市场需求量好于4月份。
四是钢厂的钢材出口形势尚好,5、6月份的出厂订单依然饱满。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年4月我国出口钢材854万吨,较上月增加84万吨,环比增幅达10.9%,同比增长13.3%;1-4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3431万吨,同比增长32.7%。据悉,华东地区的一些钢厂出口订单不少,投放国内市场资源减少,钢厂的钢材库存量下降。据中钢协统计:4月下旬重点企业库存1496.28万吨,旬环比下降171.33万吨,降幅达10.27%。后期钢材市场将会转好,对废钢市场无疑是一大利好。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废钢市场有利好的一面,也有利空的一面。不过,利空因素仍大于利好因素。因此,短期内的废钢市场还不会很快回暖,价格以盘整为主。
(关键字:废钢 废钢市场 废钢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