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临汾讯(记者 乔增军)微博 2015年5月20日中午,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焦化分厂焦炉,在出完最后一炉焦后,终结其历史使命,进行了全线封炉停产。这是继临钢公司按照国家宏观布局调控政策,炼钢、炼铁分厂全线停产关闭后,又一主干分厂停产。至此,临钢公司三大主营项目分厂全面停产。
两天前的5月18日,临钢公司焦化分厂备煤车间设备停运,焦化生产启动全面停产程序。20日中午14时许,出完最后一炉焦炭,运行了十九年半的临钢二焦全线停产。
2013年以来,临钢公司先后停产拆除了一座球团竖炉、三座150立方米石灰窑、311立方米的1#、5#炼铁高炉、3座30吨炼钢转炉等落后装备及产能。仅2015年4月28日关停的380立方米的6#炼铁高炉,临钢全年即可累计减少烟粉尘排放量381.02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730.01吨。
焦化生产关停的消息,早在临钢公司传遍。有临钢职工对此感慨万千,他们在当地论坛留言称:运行了57年的一个省字号国企,不到三年,炼钢、炼铁、焦化全部停产,临钢名存实亡;因为炼铁没了,炼钢没了,焦化没了,临钢的几千名职工也变成了准下岗身份;我们曾将青春和热情,全部奉献给了她。
临汾钢铁公司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曾是全国58家地方钢铁骨干企业之一,高峰时企业正式职工达1.5万人。后1998年10月,临钢重组改制为“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和“山西新临钢钢铁有限公司”,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其中,新临钢公司是当时全国72家重点钢铁企业之一。
临钢公司曾经历辉煌,1965年公司成功试制出高频螺旋缝焊管,填补我国钢管生产空白,产品被应用于毛主席纪念堂建设、中国导弹研发等重要工程。改革开放后,于1987年建成炼钢生产线、1989年完成中板生产线改造,结束了有铁无钢、有钢无材的历史。
50余年来,临钢为临汾市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多年发展,临钢公司曾是一个集采矿、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轧材等,产品门类齐全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主要产品有:连铸板坯、方坯、中板、冶金焦炭及炼焦化学产品等,部分产品也取得了ISO9001:2000质量认证。临钢公司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厂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山西省优秀企业”、“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文明单位”、“山西省质量信誉AAA级企业”、“山西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国家、省级荣誉,两次获得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集体一等功”。
临钢公司生产区,地处古都平阳——山西省临汾市城东。近年来,随着临汾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扩张,原来地处郊区的十里钢城已被“囊括”进城。加上近年来,国家对钢铁产能政策调整,环境保护刚性要求,临钢公司生产区已不能适应发展需求。临钢公司的炼钢、炼铁、焦化等设施,由于投入早、运行时间长,均属于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的“三高”行列,也成为影响市区大气质量的一大因素。
为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太钢集团审时度势,出台实施临汾钢铁公司调整转型发展战略:加速淘汰落后炼钢产能,建设绿色高效的新型生态企业,实现企业调整转型与临汾城市发展的“双赢”。
据公开资料显示,按照临汾市、太钢集团规划,利用停产后厂区空闲土地资源,发展工程技术服务、房地产开发、现代服务业等,加速向生产服务型企业的转变。集中优势资源配置,依托保留后的轧钢分厂等,最终形成“优质高端中厚板+相关延伸产品+新兴产业”的新生产布局。富余职工的分流安置,推行“援职+协力”的新型用工模式进行妥善安置。之前,已经对部分职工进行了太钢集团内部岗位的分流,其它分流安置工作也着手有条不紊的进行,确保企业调整转型期的和谐稳定。
图为:2013年12月31日,临钢公司炼钢2号炉练完最后一炉钢,完成历史使命。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 记者 乔增军 摄
2015年4月28日,随着临钢6#炼铁高炉生产系统全面停产,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结束了长达57年的炼铁岁月。
(关键字:临钢公司 焦化 熄火关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