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

2015-6-9 9:14:35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为23306.8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占比超过了20%,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1.5%,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35%的平均值。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严重下行,实体经济的问题在这时候也凸显出来。中国制造因生产要素成本提高、人口优势不在、生产技术跟不上市场发展等原因,不仅没有为稳增长提供支撑,反而成为了经济稳定增长的拖累,这期间不少中国制造企业倒闭,外资也大量撤离。“世界工厂”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不仅如此,中国制造还面临着产业空心化危机。“Made in China”不知何时起变成了低质、廉价的代名词,中国制造生产的产品品质被国人质疑,人们宁可跑到日本买马桶盖,也不愿多看几眼中国品牌。随着中国制造生产成本提高,再加上产品技术创新不足,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市场,让企业主丧失信心,不再专注于制造,不少企业主转行做投资,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中国制造产业空心化危机难以避免。

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制造业要想挑起经济发展大梁,必须要来一场转型升级

在4月底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中称,随着新一轮科技浪潮引发生产要素使用方式的结构性转变和产出效率的指数级提升,全球制造业实现了从产业链到价值链的资源配置模式升级和生产组织形式创新,从而改变了既有的全球制造业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格局。该蓝皮书中还指出,新兴经济体所具有的土地、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比较优势,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逐渐丧失其优势地位,而发达经济体所具有的技术、设备、人才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恰恰开始 释放巨大的能量。

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互联网+”战略,“互联网+”战略旨在将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 算、物联网等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这对于中国制造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中国制造2025》的公布,明确的提出了中国制造要向创造型产业发展,这对每况日下的制造行业绝对是一剂有力的强心剂。优势丧失后,能否抓住机遇,逆势而上。唯有如此,中国制造才能挑起中国经济发展这个大梁。

(关键字:制造业 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00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