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不足 库存回升
铁矿石价格又跌了。
进入7月份,国内铁矿石市场价格进入下跌通道,再现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似乎在经营者所预期,对后期行情不看好,价格还将盘整下行。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掌握的情况,这段时间,铁矿石市场没有什么起色,交易一般,销量不多,价格回落。时下,河北地区66%铁精粉价格降至580元/吨,辽宁地区66%铁精粉出厂价格510元/吨。安徽地区65%铁精粉出厂价格下跌15元/吨,为555元/吨;湖北地区63%铁精粉出厂价格550元/吨左右;广东地区64%铁精粉出厂价格跌到440元/吨。
进口铁矿石价格跌势更为明显,在7月初,62%粉矿价格降至56.25美元/吨(CIF),较上一周下跌4.25美元/吨。而在6月中下旬的指数曾经反弹至65.75美元,时下又整体震荡下滑。国内一些主要港口的进口矿价格下跌,时下,PB粉矿价格430-465元/吨,PB块矿价格490-505元/吨,杨迪粉矿价格400-435元/吨,超特粉矿价格370-410元/吨,巴粗矿价格450-475元/吨,下跌5-10元/吨。
铁矿石市场价格再度震荡回落,主要原因是需求在减少,供给在增加,港口库存回升,供需矛盾加剧,促使铁矿石市场价格重新震荡下滑,预期后期的铁矿石市场价格还将盘整下行,目前影响铁矿石市场行情的因素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
一是钢材市场疲软,波及铁矿石市场。最近以来,国内钢材市场一直无起色,十分低迷,价格一路下跌,一些钢材价格一周的跌幅达到100元/吨以上,有的钢价已跌至15年来的最低点,钢厂普遍亏损,因此,不少钢厂检修减产,对铁矿石的需求减少。据统计显示,7月份钢厂检修力度加大,全国200余家钢厂的进行检修,影响钢材产量约1500万吨,比6月份检修影响产量增加500多万吨,环比增幅达到50%以上。由此而来,7月份,钢材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也将继续下降,遏制铁矿石市场价格的反弹。
二是铁矿石库存增加,供需矛盾加剧。由于下游终端有效需求萎缩,进口矿陆续到港,使港口的进口矿库存量在今年4月份以来连续10周的下降之后,则明显回升。据统计,7月上旬,国内主要港口的进口铁矿石库存量8185万吨,7月份首周大幅增加305万吨。近期进口矿集中运抵。特别是交通部正式放行40万吨大船入华,青岛港、大连港、宁波舟山港、唐山港的另外6个泊位,都获得批准。7月4日,中国矿运旗下的世界最大40万吨“远卓海”轮在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靠泊作业,这艘日海轮装载的是35.1万吨的加斯巴粗粉。此次40万吨船舶的国内首航,标志着中国码头等级从30万吨提升至40万吨,开启了中国港口干散货作业的“大船时代”,这意味着未来进口矿在数量和运输上都将发生变化,将波及后期铁矿石市场走势。据悉,近期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发货量也开始增多,后期铁矿石市场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
三是下游终端用户铁矿石采购谨慎,呈现“量价齐减”的趋势。在国内钢材市场持续疲软、低迷,钢材出口受到反倾销的影响,众多钢厂面临的生产、销售、资金等诸多压力,因而在铁矿石等钢铁原料采购上,大都控制采购量,库存设置保持低位,在采购价格上尽可能降至最低水平。目前,钢厂的进口矿库存量可维持22天的生产所需,进口矿库存水平普遍较低,显示出钢厂经营不佳,资金紧缺。钢厂在资金和经营状况紧张的条件下,有可能继续打压和减少国产矿,预计后期国产矿市场将了出现“量价齐减”态势,铁矿石市场整体低迷。
四是海运市场变化,对铁矿石市场的影响。时下,海运市场变化多端,干散货海运市场企稳后又小见波动,巴西至青岛港运费12.091美元/吨,下跌0.026美元/吨(15-18万吨);西澳至青岛港运费5.227美元/吨,上涨0.163美元/吨;南非至青岛港运费9-10美元/吨;伊朗至青岛港运费13-14美元/吨。东南亚地区船运市场冷清,印尼至中国南方港口运费4-5美元/吨;5.5-6.5美元/吨。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预计短期内进口铁矿石价格将继续下跌,国产矿价格亦将盘整下行。
(关键字:铁矿石 铁矿石市场 铁矿石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