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又是困难的一年。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4.1亿吨,同比下降1.3%,全国粗钢产量近20年来首次下降,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新低。自2014年以来,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一路下跌。今年上半年下跌趋势不但没有减缓,反而更加剧烈,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去年底的83.09点跌到6月末的66.69点,降幅19.7%,已经超过去年全年16.2%的降幅。
铁矿石价格与钢材价格出现背离。4月份以后,铁矿石价格向上反弹,截至6月末,中国铁矿石价格报每吨59.19美元相比4月份每吨46.84美元涨幅高达26.4%,而同期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下跌10.2%。
在此背景下,钢企主营业务亏损加剧。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税390.5亿元,同比下降14.1%而主营业务亏损216.8亿元,增亏167.68亿元;亏损企业43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2.6%。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36.8%;亏损企业亏损额185.5亿元,同比增长98.5%。
根据记者观察分析,尽管钢铁行业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突出、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但钢铁行业依然拥有发展的亮点和突破口。
在国内需求不振的背景下,中国钢材出口大幅增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钢材5240万吨,同比增长27.8%进口钢材665万吨,同比下降8.2%。上半年累计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4766万吨,同比增加1279万吨。
欧洲钢铁工业联合会表示,在2015年的前5个月,中国钢铁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50%。而在中国钢铁大量进入印度市场之后,作为世界第四大钢铁生产国的印度,在从2014年3月31日至2015年3月31日的一年里,由钢铁出口国转为进口国。
据亚开行研究所推算,未来10年内,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总计需要8万亿至10万亿美元。麦肯锡曾经估算,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到2030年全球道路、电力以及水利等方面投资将需要至少57万亿美元。
不久前,中国中冶、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Ferrum Corp公司共同签署了哈萨克斯坦100万吨/年综合钢厂项目备忘录,标志着中哈两国在钢铁建设和投资领域合作取得了重大突破。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一带一路”战略不仅有利于资源开发、转移优势产业,而且能够有效解决钢材贸易争端,输出技术和装备。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钢铁工业转型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7年)》、《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和要求也在不断给钢企提供“走出去”这样的机会。
(关键字:钢铁 钢铁行业 粗钢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