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钢铁非常时期应该大力发展非钢产业

2015-9-1 8:53:55来源:网络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钢铁产业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在产能过剩、需求放缓、库存上升、利润微薄等不利形势下,国内钢铁企业纷纷寻求“发展副业”的方式以求摆脱主业发展困境,这既是当前形势下的无奈之举,也是钢铁行业在此情势下寻求转型升级的诉求。

铁矿石是钢铁企业最大的生产成本,国内钢企对铁矿石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也是中国钢企遭受低盈利之困的重要原因。而从钢铁行业下游产业来看,市场需求减少、产品技不如人,也是促使钢铁企业转向“钱景”更好的非钢产业

也正因为此,一些钢厂开始选择将部分精力转向更赚钱的非钢产业,以解决目前面临的盈利尴尬。毕竟与通过技术积累和创新来比,介入一些深加工、相关金融以及新兴产业可能收效更快。

钢铁企业发展非钢产业,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可行途径,发展非钢产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现实意义:

其一,促进钢铁主业提高竞争力。发展非钢产业,可提供就业机会,分流主体人员,打破钢铁企业单一经营、同吃钢铁饭的格局,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 成本;同时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这一切有利于钢铁主业轻装上阵,集中力量,搞好生产经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其二,提高资产利用率。在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多数钢铁企业盲目铺摊子、上项目,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形成了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和闲置资产,通过发展非钢产业,开展多种经营,把这部分存量资产盘活,使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其三,提高抗风险能力。通过发展非钢产业,提高抗风险能力。发展非钢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钢铁主业和非钢产业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

其四,培育灵活的经营机制。目前,钢铁企业发展非钢产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管理体制的落后,其次还有劳动力成本高企,资金短缺等问题。同时,钢铁企业 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优势如品牌优势、资源优势以及人才优势等,这将为钢铁企业拓展非钢产业铺平道路。钢铁企业通过发展非钢产业,培育灵活的经营 机制,在非钢系统可采用承包、租赁、合资、股份合作以及民营化等多种形式搞活经营,增加效益。

(关键字:钢铁 非钢产业)

(责任编辑: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