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产钢材持续冲击世界钢材市场。因国内经济减速、消费不振,低价的中国钢材充斥世界市场,亚洲代表性钢铁制品的价格在一年内下跌40%。
据《日本经济新闻》9月1日报道,中国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钢材5240万吨,同比上升约28%。全年出口量超过约9400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并首次突破1亿吨已基本是板上钉钉之事。日本2014财年的粗钢产量约为1.1亿吨。
报道称,中国的钢铁公司正在进行罕见的生产调整。今年上半年中国的粗钢产量为4.1亿吨,同比下降1.3%。如果全年产量低于去年,则是时隔35年首次出现同比下降情况。
但即使如此,中国钢材还是在流向海外。其背景是经济减速导致需求减少,生产调整跟不上脚步。钢铁厂若大幅减产就不得不裁员,而保障就业是共产党领导层重视的课题。因此只能小幅减产,国内剩余的钢材持续流向海外。
钢材价格体现出中国的焦急情绪。2015年1月至6月,中国产钢材的平均出口单价约为每吨620美元,同比下降20%以上。中国的低价攻势直接冲击亚洲钢材市场,亚洲市场热轧钢板当前价格为每吨300至350美元,近1个月内下跌10%以上。
宝钢集团9月将在广东省湛江市启动最先进的新高炉,年产能最终将达到1000万吨。该公司的定位是“面向汽车和家电需求庞大的中国南部”,但地理上距离很近的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无疑是可能的出口对象。“其生产成本比日本产钢材低10%左右”(业界相关人士语),如果出口的话,将进一步压低市场价格。
激增的低价中国钢材令各国钢铁企业疲于应对。据泰国钢管制造者协会统计,该国钢铁业界的设备开工率不足30%。印度塔塔钢铁公司决定让英国工厂的部分延压设备停工。
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计划永久关闭一座高炉,预计裁员1100多人。
日本的钢铁公司也无法置身事外。日本1月至7月钢铁进口量同比上升15%,以中国产品为主。JFE钢铁公司与台湾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越南共同投资兴建一家钢铁企业,预计今年秋天开工后将面临与中国低价钢材展开残酷竞争的局面。
报道称,各国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了反倾销等措施,但效果微乎其微。美国由于明年秋天将举行大选,要求摆出强硬态度的呼声越来越高,贸易摩擦恐将升级。
(关键字:钢材 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