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十”即将过去,旺季的焦炭市场并没有出现旺盛的景象,需求不足,交易清淡,价格小跌,旺季不旺,似乎已经成为定局,经营者对后市行情并不看好,认为短期内焦炭市场不会有太大起色。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反馈的信息,这段时间焦炭市场交易平平,销售不是那么顺畅,销量不大,下游终端用户按照计划采购,价格阴跌不止。这一周,国内不少地区的焦炭市场价格继续盘整下行,跌幅10-20元/吨,如在平顶山地区,焦炭价格再度出现松动,部分焦化厂二级焦炭出厂价格下降,幅度在20元/吨,最低价格跌破700元/吨。山东焦炭市场继续低迷,当地钢厂压低采购价格,降幅20-30元/吨。目前,当地市场的准一级冶金焦价格750-800元/吨,二级冶金焦价格700-740元/吨。一些地区的焦炭市场价格下跌20-40元/吨,没有止跌反弹的迹象。
本周国内炼焦煤市场小幅波动,价格震荡下滑,北方部分钢厂与山西、河北矿山达成降价30元/吨的协议,预计将从月底起执行。山西、河北部分大矿调整结算政策,变相降价20-30元/吨,吕梁、邯郸地区主焦煤出厂价多在660元/吨左右;山东枣庄1/3焦煤出厂价505元/吨。
在分析后市走势时,经营者似乎并不看好,没有盲目乐观,认为目前影响后期焦炭市场行情的因素还不少,主要体现在:
一是下游终端需求状况不乐观。今年“金九银十”,传统钢材市场旺季不旺,需求萎缩,交易清淡,销量减少,价格下跌。最近一周,钢价继续震荡下滑。据商务部监测,上一周,钢材价格下降0.5%,其中冷轧普通薄板、热轧带钢价格分别下降1.1%和0.9%。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9月末,钢铁协会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61.19点,环比下降3.42%,同比降幅接近三成。高线、螺纹钢、中厚板、热轧卷板、冷轧薄板、镀锌板、角钢和热轧无缝钢管等八大主要钢材品种中,价格全线下跌,下跌程度在48-117元/吨不等。钢价持续下跌,钢厂检修、减产、限产,9月份我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5659万吨、6612万吨和9469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9%、下降3%和下降0.6%。10月份,钢厂检修、减产力度更大,因而对焦炭的需求减少,是影响后期焦炭市场的一大利因素。
二是钢厂亏损严重,持续压低焦炭采购价格。由于钢材市场的疲软、低迷,钢材价格一路下跌,屡创历史新低,钢价连白菜价都不如,钢厂频频下调出厂价格,企业效益缩水,亏损严重,时下钢厂的吨钢亏损额达到200-300元/吨,有的大型国有钢企今年前三季度将亏损8.88亿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9.23亿元。据不完全统计,34家钢铁上市公司中,目前已有22家钢企披露了业绩预告,其中多达15家企业预告三季报亏损,占比超过2/3。随着钢厂的亏损额不断加大,降低成本意识增强,钢厂在焦炭等钢铁原料采购上,普遍将采购价格尽可能往下降,同时控制采购量,将焦炭库存降至最低水平。日前,一批钢厂将焦炭采购价格再度下降20-30元/吨,从而带动现货市场焦炭价格持续走低。
三是焦化企业的亏损面加大,控制产能释放。焦炭市场的持续疲软、低迷,价格频频探底,焦化企业效益大减,甚至亏损,有的亏损严重。如在华东地区一些焦化厂开工率最低的降至50%,开工率最高的也只有70%-80%,目前焦化企业的厂内焦炭库存量普遍不大,没有多大无库存压力,焦化企业“挺价意识”较强。不少焦化企业月初已签订的焦炭订货合同,价格较9月底下降5-10元/吨。对钢厂压低焦炭采购价格20元/吨,不愿接受,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焦炭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下跌。
四是焦炭出口的变化。据海关统计,9月份我国焦炭出口量67万吨,较上月增加3万吨,环比增长4.7%,同比降2.9%。1-9月累计出口焦炭679万吨,同比增长18.5%。后期焦炭出口形势不明,存在诸多变数,将波及后期国内焦炭市场的走势。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预见后期国内焦炭市场不会出现太大起色,价格仍将盘整有跌,不可能出现明显上涨的行情。
(关键字:焦炭 无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