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焦炭市场无起色价格再走低

2015-11-9 9:42:03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进入11月份以来,焦炭市场仍无起色,需求萎缩,交易清淡,价格下跌,整个市场没有持续在疲软、低迷中徘徊,很不景气,经营者对后市行情持谨慎心态,没有盲目乐观。

在过去的10月份,焦炭市场价格一路走低。以河北地区为例,二级冶金焦价格从9月底的810元/吨,跌到10月底的780元/吨,下跌30元/吨。11月的首个交易周,一些地区的焦炭市场价格继续阴跌不止,山西地区的准一级冶金焦车板价下跌670-680元/吨,二级冶金焦价格570-590元/吨,下跌10元/吨。河北邯郸地区二级冶金焦到厂价680元/吨,下跌10元/吨;唐山地区准一级冶金焦到厂价800-820元/吨,二级冶金焦价格760-770元/吨,下调10-20元/吨。山东、江苏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690-710元/吨,下跌10-20元/吨。中南河南平顶山二级冶金焦出厂价下跌20元/吨,为710元/吨。东北黑龙江地区的二级冶金焦出厂价680-690元/吨,下降20元/吨。澳大利亚峰景煤价格降至83美元/吨(CIF),较上周末下跌1美元/吨。

从焦炭市场交易情况来看,这段时间焦炭市场需求萎缩,下游终端用户采购焦炭的有所减少,停采、减采的增多,厂商销售不畅,销量不多,降价出货,导致焦炭市场价格的持续阴跌,一路走低。

对于后市焦炭市场走势,经营者认为短期内焦炭市场不会摆脱目前的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现在影响焦炭市场的因素依然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下游终端有效需求萎缩的状况尚难改善。今年以来,国内钢材市场一直不见起色,即便在“金九银十”传统的钢材市场旺季,也没有出现旺盛的景气,旺季不旺,交易清淡,价格连续下跌,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价格下跌200-300元/吨,其它主要钢材品种的价格也连续下跌,跌至20年来的新低,直接波及焦炭市场。由于钢价的大幅下跌,钢厂的出厂价格亦频频下调,迫使钢厂减产、限产,焦炭的消耗量明显减少。据统计,今年1月-9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6.1亿吨,同比下降2.14%。粗钢产量的负增长,在我国钢铁发展史上是罕见的。而时下种种迹象表明,钢厂检修、减产继续增加。据不完全的统计显示,10月份全国新增检修的高炉24座,影响铁水产量6.72万吨/日,其中唐山地区新增检修高炉10座,北方地区的一些大型钢厂的2000立方米以上容积的高炉也开始长时间检修。10月24日,杭钢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杭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钢铁生产线停产的公告》称,杭钢集团半山生产基地的钢铁生产将于2015年底关停。进入第四季度,新疆钢铁企业停产歇业和半停产的不少,个别钢企早在上半年就处于半停产状态。目前,新疆地区已有3000余万吨钢铁产能退出。10月下旬,唐山地区一些钢厂的带钢生产线的开工率降至73%左右,较9月底下降5%;型材生产线的开工率69%,下降6%;建材生产线开工率更低,只有40%左右。由此而,钢厂对焦炭的需求也将继续减少,需求萎缩态势仍将持续。

二是钢企亏损严重,焦炭采购坚持“控量压价”,遏制焦炭市场价格的反弹。今年前三季度,钢厂亏损严重。1月-9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4万亿元,同比下降19.26%;实现利润总额为-281.22亿元,主营业务亏损552.71亿元;亏损企业49户,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亏损企业亏损额为450.42亿元,同比增长352.85%;亏损企业产量占会员企业钢产量的45.35%。在三季报披露中,44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5家出现亏损,总亏损额度高达202亿元,其中158.55亿元亏损全部出现在第三季度。钢厂亏损日趋严重,为降成本,在焦炭等钢铁原料采购上,控制采购量,压低采购价,最近一些钢厂的焦炭采购价格又下调10-30元/吨,带动现货市场价格的震荡下行。

三是焦化企业效益缩水,开工率下降。今年以来,焦炭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低位运行,如在北方地区,焦炭价格平均跌幅达300元/吨,上半年焦炭市场最长连续20周下跌,创下了历年之最。焦企亏损加剧,资金偏紧,一批焦化企业减产、停产,河北地区有家330万吨大型焦企停产,山西地区个别焦企因运行困难,开工率已回落至70%的偏低水平。华北地区也已出现大型焦化厂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的情况。预计后期焦化企业的焦炭产量继续减少,投放市场资源有限,或许对缓解焦炭市场供需矛盾有利。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预计11月份国内焦炭市场价格将继续小幅下跌,反弹的行情尚难出现。

(关键字:焦炭 价格 走低)

(责任编辑: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