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跌至十年最低 底在何处

2015-11-23 9:45:02来源:期货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伴随着钢材(1673, -29.00, -1.70%)市场价格的持续下跌,国内焦炭(682, 5.00, 0.74%)市场亦弥漫着强烈的悲观预期,目前焦炭价格已跌至2006年以来最低水平。虽然市场预测焦炭价格下跌空间已十分有限,但这并不代表焦炭价格已到跌无可跌的地步,目前的形势,更让人看不到焦炭价格存在上行的动力。

冶金焦市场运行现状

纵观2012年至今的焦炭价格,其市场出现三波上涨行情,分别为2012年11月,2013年9月和2013年的12月,但就这三波上涨行情观察,仅是昙花一现,并未对焦炭市场形成筑底和支撑,至今为止,焦炭价格仍以明显的下跌为主。以河北唐山地区为例,今年初至今,焦炭市场已经历了至少6轮的价格下跌。2015年1月二级冶金焦到厂价格为1035元/吨,截止至10月20日为770元/吨,下跌幅度265元/吨,平均每月吨焦下跌25-30元/吨。

2015年钢企采购价格平均累计降幅258元/吨,吨焦平均每月下跌29元左右。以山东地区大型钢企日照钢铁为例,2015年1月4日二级冶金焦采购价格为1010元/吨,截至2015年10月20日,二级冶金焦采购价格执行省内700元/吨,省外720元/吨,1-10月下跌幅度290-310元/吨。

在冶金焦出口方面,2015年焦炭出口出现了一个“量增价跌”的局面,主要原因不乏包括对焦炭质量的难以把控,贸易商对已做期限套利的出口焦炭在价格上让利。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5年8月份中国焦炭出口64.2万吨,环比下降12.6%。1-8月份累计出口焦炭612.6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03万吨,同比增幅20.2%。9月焦炭离岸价格有大幅度的上升,据了解主要出口品种以铸造焦为主。9月几个主要进口国家的数量都有所下降,印度再次成为最大的的流向国,巴西退居次席,日本今年以来首次跌出前9位,日韩等国对我国焦炭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步锐减。最新了解到目前日照港CSR>57报价为FO8118,CSR>60报价为FOB120,据此焦炭出口价格也呈连月下跌态势。

冶金焦产能现状

从2015年初至今,焦化企业焦炉开工率在不断下降,这与钢企高炉产能利用率密不可分,这已然是需求弱化的表现之一。由于钢材价格的持续下跌,钢铁行业投资的持续下滑,加上行业落后产能淘汰,钢铁业态在产业转型过程中跌宕起伏,未来的产量提升空间十分有限;同时反观焦炭市场,产能依旧处于过剩状态,加上新增产能的继续投放,后期焦炭供给仍具有一些较强的扩张弹性。虽然钢铁产能趋于萎缩,但冶金焦产能在不断投放的惯性的推动下,短时间难以刹车,所导致的产能不匹配,将加剧产业链上下游定价能力的分化,短期内相对“钢强焦弱”的格局难以改变,行业供需面的好转将会在焦企焦炉开工率提升上有所变现,但同时也会恶化供需格局。

库存情况

2015年独立焦化企业焦炭库存长期维持低位,据观察,在3月份时独立焦化企业焦炭库存有明显升高的迹象,而同一时间的钢企高炉产能利用率亦有明显下降。进入第4季度以来,钢企限产、减产成为主流话题,截至10月23日,据上海钢联对唐山地区在统计的164座高炉中有26座检修(含停产),检修高炉容积合计15318m3,周环比上升1660m3;产能利用率89.32%,周环比下降1.11%。高炉检修影响产量合计约28.99万吨,占正常产量约10.68%,从数据中可以了解到,目前钢企的减产预期已在逐渐体现,后期如钢企有大规模的限产减产情况,无疑,焦企焦炭库存必随之升高。

焦炭价格一路探底原因在于,其一上游炼焦煤价格仍维持下跌态势,焦炭成本中枢会继续下移;其二终端需求未见起色,钢材市场低迷态势难以带动焦炭价格的走高;同时钢很多企面临严重的资金问题,试图通过打压原材料价格降低生产成本,但焦企采取低库存策略应对钢企的压价行为以及本身面临的资金问题,也使得钢企对焦炭价格的调整较为谨慎。

看空情绪依旧较浓

9月底对全国100家焦钢企业进行了市场调研,这些企业没有对焦炭价格看涨的,认为持稳可能性的企业也占少数。可见市场现在的悲观心态依旧较浓。综合考虑,焦煤价格下滑已初现趋势,成本方面对焦价支撑势必减弱;如果钢材市场偏强震荡,短期焦炭价格将进入弱势维稳的状态;但钢材市场未出现明显好转之前,焦炭价格的任何反弹都只是昙花一现。

(关键字:焦炭 价格)

(责任编辑: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