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来,国内焦炭市场没有起色,需求不旺,交易清淡,价格阴跌,经营者对年内的焦炭市场行情不看好,认为在年底焦炭市场亦尚难回暖。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掌握的情况和业内人士市场调研,这段时间焦炭市场疲软、低迷,价格继续处于震荡下行通道。这一周,有家大型煤炭公司自11月16日开始下调焦炭价格65元/吨,在山西地区,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格580-600元/吨,准一级冶金出厂含税价格610-640元/吨,一级焦出厂含税报价650-680元/吨;河北邯郸地区二级冶金焦到厂含税价680-700元/吨出厂含税,邢台准一级冶金焦到厂含税价780-800元/吨,唐山二级焦炭到厂含税价730-750元/吨,一级冶金焦到厂含税价780-800元/吨;华东地区焦炭市场现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700-74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800-830元/吨;河南安阳地区现准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报价680-720元/吨;平顶山现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690-70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报价740元/吨。
从经营者在销售中掌握的情况来看,近期焦炭市场较为冷清,交易不是那么活跃,销售不顺畅,销量也不多,主要原因是下游终端用的采购量有限,钢厂基本按需采购,库存量控制在合理、偏低的水平,采购价格尽可能往下降。
在分析预测后期焦炭市场行情时,经营者大都认为在年内整个焦炭市场不会出现太大起色,回暖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影响焦炭市场的因素不少,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这些因素主要体现在:
一是年内焦炭市场需求状况难以好转。进入11月以来,国内钢材市场持续低迷,价格一直处于震荡下行通道,没有止跌反弹的迹象,钢厂的订货合同不足,销售不畅,出厂价格频频下调,企业效益缩水,检修、减产的增多,对焦炭的需求在逐渐萎缩。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10月份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6612万吨、5631万吨和942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1%、下降4.4%和下降0.2%。而在11月份,钢厂进一步加大控制产能释放力度,又有一批钢厂安排检修,10月底,钢厂的高炉产能利用率比去年同期低8个点,产量继续减少,对焦炭的需求有减无增,支撑焦炭价格反弹的动力不足。
二是焦化企业亏损严重,开工率的变化。时下,焦炭生产厂家面临上游的煤矿和下游的钢厂带来的双重压力和内外夹击,焦炭市场持续低迷,价格一路下挫,效益大幅跳水,亏损日趋严重,生存环境堪忧。因而,焦化企业大都对控制产能释放较为重视,根据销售和库存情况调整生产计划,焦炭产量有所减少。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焦炭产量3673万吨,环比降1.7%,同比降8.8%,1-9月中国焦炭产量33848万吨,同比降4.7%,国内焦炭产量已连续三个月处于下降状态。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焦炭产量3673万吨,环比降1.7%,同比降8.8%,1-9月中国焦炭产量33848万吨,同比降4.7%,国内焦炭产量已连续三个月处于下降状态。不过,随着北方地区逐渐进入供暖季节,部分焦化厂为保气将维持较高的开工水平,专业机构统计53家典型独立焦化企业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上旬,独立焦化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0%。华北地区开焦化企业的工率为75%,较前期回升4%。在焦炭需求趋于萎缩,焦炭供给增加使供需矛盾继续加剧,未来焦炭市场价格面临继续承压下探的处境。
三是快到年末,资金紧缺,钢厂继续压低焦炭采购价格。11月份快过去,年底也将来临,钢厂的资金紧缺矛盾凸现,而钢材市场持续低迷,钢价屡创历史新低,钢厂亏损日趋加大,现在吨钢亏损额有的达到200-300元/吨,资金链周转较为困难,因此在焦炭采购上除了按需采购外,在采购价格采取进一步的打压措施。日前,一些钢厂的焦炭采购价格再度下调20-30元/吨。再有,焦化厂家为回笼资金,也不得不下调焦炭价格。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后期钢厂高炉减产继续增加,焦炭需求保持回落态势,焦炭市场尚难回暖,价格反弹的可能性不大,仍将继续盘整下行。
(关键字:价格 焦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