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1月份,国内焦炭市场呈现的运行态势,需求不足,销售不畅,价格不涨,心态不稳,这“四不”似乎这这个月的焦炭市场基本特点,经营者对年内的焦炭市场行情不看好,认为不会出现什么起色,价格以盘整为主,止跌反弹的行情不会出现。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反馈的情况,11月份的焦炭市场价格一直处于震荡下行通道,没有止跌的迹象。以河北地区为例,二级冶金焦价格从月初的780元/吨,下跌至月底的720元/吨,跌幅达到60元/吨。这一周,河北、山西等地焦炭市场价格继续回落,下跌10-20元/吨,一级冶金焦车板价格650-66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车板价600-630元/吨,河北邯郸地区准一级冶金焦自提价690元/吨,高硫焦价格600元/吨,内蒙等地发货受限,准一级冶金焦到厂价保持750-760元/吨;二级冶金焦到厂价格为700-720元/吨。华东的山东地区少数焦化企业的焦炭出厂价格下降20元/吨,二级冶金焦出厂价格670-690元/吨,江苏徐州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700-720元/吨。江西萍乡地区准一级冶金焦价格865-885元/吨。东北黑龙江七台河地区二级冶金焦价格660元/吨;辽宁沈阳地区一级焦炭成交价860元/吨。西南地区河南平顶山二级冶金焦车板价下降30元/吨,为680元/吨;安阳地区准一级冶金焦价格660-670元/吨;洛阳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格下降20元/吨,为660元/吨。
从厂商的销售情况来看,这段时间的焦炭市场交易依然清淡,销售不畅,销量明显减少,价格阴跌不止,对年内的行情大都不看好。认为影响焦炭市场的不确定因素还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下游终端有效需求的变化。前期钢厂检修、减产增多,时下,这些检修的生产已经陆续恢复正常运行,产量逐渐增加,对焦炭的需求或许会略有上升,但供大于求的格局不会有明显的改变。据中钢协统计,11月上旬会员钢铁企业粗钢、生铁和钢材日均产量分别为169.28万吨、165.61万吨和钢材162.01万吨,旬环比分别增长2.84%、增长2.47%和下降1.61%。目前钢厂的检修并不多,减产的规模比前期收窄,对焦炭的需求不会太大的下降。
二是运输状况的变化。随着气温骤降,国内绝大部分普降大雪,交通运输受到影响,特别是靠汽车运输的钢厂,受其影响,现在厂里的焦炭库存处于低位。考虑适度补充焦炭库存。不过,那些靠火车运输的钢厂,下雪天气对运输影响不大,钢厂对焦炭的采购量不会明显增加。一些民营钢厂公路到货量明显减少,焦炭库存量不足一周,开始转向山东等地提货,对于华东焦炭市场价格企稳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三是钢厂的焦炭采购政策的变化。今年国内钢材市场持续疲软、低迷,价格大幅下跌,而且销售不畅,钢厂订单不足,出厂价格频频下跌,库存上升,11月旬末会员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502.89万吨,比上一旬增加16.75万吨,增幅1.13%。目前钢厂亏损严重,吨钢亏损大都在200-300元/吨,在这种状况下,钢厂采购焦炭,除了控制采购量外,尽可能压低采购价。日前,一批主导钢厂的焦炭采购价格普遍下调20-40元/吨,将会带动现货市场焦炭价格继续阴跌不息,尚难止跌反弹。
四是港口焦炭库存的变化。近来北方一区因气温明显下降,加上大雪,交通运输不畅,焦炭到港的不多,销售压力不会太大。
五是焦化企业的出厂政策变化。由于焦炭市场价格持续震荡下跌,焦化企业亏损严重,限产力度较大,“挺价”意愿强烈。北方一些钢厂要求将焦炭价格下降20元/吨,但焦化企业尚未回复。时下,钢厂询问焦炭价格增多,部分计划定12月份的采购价格,将会直接波及年内的焦炭市场价格。
上述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后期焦炭市场具有利好的一面,也有利空的一面,但利空的多于利好的。由此来看,预见年内焦炭市场仍不会有什么起色,价格以盘整为主,继续低位运行。
(关键字:焦炭 焦炭市场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