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2015年年底上涨之势,2016年伊始商家挺价意愿较强。而钢市近期东风依旧,先是钢坯强势拉涨,再有粗钢产量数据持续下降,钢厂紧随其后对钢市的一系列政策,均对价格形成有力支撑,进而促成了供需短时好转的局面。而后期在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下,过剩产能将加速出清,钢企改革和转型有望加速。
中钢协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中旬会员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56.85万吨,较上一旬下降0.62%。中钢协预估12月上中旬全国累计粗钢日均产量208.28万吨,较上月实际日产量下降1.32%。12月中旬末,会员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467.25万吨,较上一旬末环比增加33.25万吨,增幅为2.32%。
数据的回暖说明当前去产能进程依然在加速。市场交投氛围冷清,商家普遍没有囤货意愿,而在长期价格走低的影响下,加快过剩产能的淘汰的步伐。同时钢厂提高高炉检修率,检修、停产趋增,加上杭钢、马钢、五矿等大型国企大面积停产促使供给端压力明显降低,钢市基本面有所改善,致使产能持续快速下降。而供给侧改革的提出,避免了产能大幅回升的可能,更为钢企转型提供了先决条件。
另外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1月后,虽然因价格上涨会导致部分产能的再次释放,但预计此过程难以持久,毕竟当前供需大环境没有改变,同时将近春节,钢厂停工将有减无增,供给端表现持续乐观,预计钢价下行空间不大。
2015年12月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0.6%,较上月回升3.6个百分点,脱离了11月份创下的近7年低点,但仍远低于50%的荣枯线。另外,12月河北钢铁PMI反弹至39.10%,环比上升4.5个百分点。
钢铁PMI指数的反弹,说明行业形势稍有好转,但景气仍低迷。其中生产指数升幅明显,但仍远离荣枯线,淡季效应叠加盈利压力,钢厂减产渐增;新订单指数大幅上涨,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利好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钢铁下游需求有所好转,需求萎缩速度减缓但仍显疲软;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6.6%,连续两个月回升,不过整体呈收缩趋势。另外国际钢市温和复苏,预计出口需求持续改善。
进入1月,钢企检修、减产进一步增加,供给端走弱。同时下游开工率进一步走弱,需求端维持弱势。另外,随着需求的逐渐退出,无论涨与跌,都很难对出货形成影响,所以商家对价格调整的意愿下降。而受供给侧改革信息的提振,后市基本面预期有所改善,对商家信心有所支撑。所以1月钢价下行空间有限,或保持前高后稳的格局。
(关键字:钢材 钢坯 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