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起,降低燃煤电厂上网电价和一般工商业销售电价,每千瓦时约3分钱,此举对焦炭市场来说,似乎没有太大影响。时下,焦炭市场依然疲软,价格低位盘整,整个市场没有什么起色。
钢铁原料业资深分析师杜洪峰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说,电价的调整,从宏观上看是降低企业成本,但对钢铁、煤、焦等等产能过剩行业来说,影响有限。在经济新常态下,黑色产业链“钢铁—煤—焦”产能严重过剩,供求失衡,价格持续下跌,企业严重亏损,电价下调对改善经营状况是“杯水车薪”,关键是供给则改革,才能“釜底抽薪”。
不过,杜洪峰认为此次电价调,对动力煤现货市场的心理压力是明显的,郑商所动力煤期货价格走势可见一斑。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反馈的情况,进入新年以来,焦炭市场交易平淡,价格盘整。1月份,河北地区部分钢铁一级冶金焦价格下降20元/吨,现到厂价750元/吨;山西地区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格490-50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格510-530元/吨;河北邯郸地区二级冶金焦到厂含税价660-680元/吨,邢台准一级焦炭到厂含税价710元/吨;华东地区焦炭市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660-68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720-740元/吨;河南安阳地区现准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650-670元/吨。
从焦炭市场交易情况来看,近期来,焦炭市场需求萎缩,交易清淡,钢厂的焦炭采购大都按计划,焦化厂家以出货为主,有的下调出厂价格。因而,节后的焦炭市场价格继续盘整下行,没有反弹的迹象。
对于后期焦炭市场走势,市场人士认为不会有太大的起色,支撑焦炭价格反弹的动力不足。在岁末年初,国内钢材市场出现一波上涨行情,冷热板、中厚板及建筑钢材等价格止跌反弹,或许对焦炭市场带来利好因素,但利好效应似乎并没有体现,由于去年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创20年来的新低,导致钢厂严重亏损,即便钢价反弹之后,钢厂依然吨钢亏损100-200元/吨,因此在岁末年初,钢厂检修、减产增多,对焦炭需求减少。据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12月中旬会员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56.85万吨,较上一旬下降0.62%。中钢协预估12月上中旬全国累计粗钢日均产量208.28万吨,较上月实际日产量下降1.32%。焦炭市场需求状况没有改善,焦炭价格尚难企稳回升。
再有,钢厂对焦炭采购价格依然采取“压价政策”。由于钢材价格屡创出新低,钢铁企业陷入全面亏损境地。数据显示,2015年1至11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1.32亿元,同比减少775.19亿元,利润总额由盈变亏。其中,主营业务亏损高达917.67亿元,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面达50.5%。因而钢厂对焦炭等钢铁原料的采购除了控制数量外,在采购价格上的打击力度依然不减,南方地区部分钢厂有意下调焦炭采购价格10-30元/吨,山东、河北地区个别钢厂的焦炭采购价格小幅补降10元/吨,致使现货市场价格在盘整中下行,维持低位运行的态势。
还有,煤炭企业陷入困境,淘汰产能,产量减少,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煤炭行业已陷入困境3年多,2015年亏损面已经超过8成,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67.7%,处于16年来最高水平。相关部门多次强调,要加快对长期亏损、产能过剩严重的“僵尸”企业的重组整合或退出。2016年煤炭企业将出现大面积倒闭和整合潮。同样,目前国内焦炭产能6亿吨左右,2014年国内焦炭产量4.77亿吨,产能利用率70%左右,部分小型焦炭企业被兼并组建年产100-200万吨的大企业能够得以存活,随着钢铁企业洗牌,2016年焦化企业洗牌将会加速。目前国内焦化企业的亏损在30-50元/吨。焦化企业减产增多,产量将继续减少,后期投放市场的资源有限。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焦炭市场疲软的态势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尽管由于天气原因,国内焦炭、煤炭供应偏紧,但价格并没有上涨,而焦企和钢企之间博弈加剧,北方一些大型焦企“挺价”意向增强,向钢厂提出涨价20元/吨要求,钢厂暂未接受。而山西、内蒙古地区的部分中小焦企出厂价格略有下调。由此来看,后期焦炭市场价格总价以盘整为主。
(关键字:电价下降 焦炭 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