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国煤炭市场继续呈现供大于求态势

2016-1-12 11:17:51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2016年我国煤炭市场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煤炭消费可能继续下降,继续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这是12月18-20日,由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2016大宗商品市场高峰论坛暨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人士所作出的预测。

我国煤炭经济下行已经持续3年多,2015年以来,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矛盾愈加突出,价格下滑,效益下降,亏损面扩大,煤炭行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据该业内人士介绍,自2000年到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持续高速增长,“十一五”以来,煤炭投资3.6万亿元,新增产能近30亿吨。2014年煤炭产量8.7亿吨,出现首次下降,比上半年减少1亿吨。今年前11个月,煤炭产量33.7亿,同比减少1.3亿吨,下降3.7%,预计全年煤炭在37亿吨左右,也是煤炭产量连续下降的第二年。

煤炭市场需求在减少,2000年到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年均增加2.18亿吨,年均递增8.8%,2013年煤炭消费量达到最大值为42.4亿吨,而到2014年,首次下降,同比下降2.9%。2015年以来,煤炭消费继续下降,前11个月煤炭消费是15.3亿吨,同比减少1.5亿吨,下降4.6%,其中电煤消耗约16.6亿吨,下降6.2%,行业用煤消耗5.8亿吨,下降3.2%,建材用煤消耗4.8亿吨,下降8.2%。化工煤消耗2.3亿吨。市场供大于求矛盾突出,这就是产能过剩所造成的。

煤炭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供大于求局面加剧,煤炭价格连续大幅度下滑。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平仓价以每年100元/吨左右的幅度下降。目前价格已经跌到十年前的水平。炼焦煤价格降幅更大,降幅达60%以上,今年累计下降了200元/吨左右。11月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为负45.2%,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6万亿元,同比下降14.6%,利润额356.2亿元,同比下降62.1%,亏损企业亏损额801.9亿元,同比增长33.5%。企业资金很紧张,货款拖欠严重,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减少,从2013年已经连续3年下降了。今年前10个月煤炭采选业投资3599亿元,同比下降16.1%。

对于2016年煤炭市场的运行态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6年煤炭市场仍将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煤炭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煤炭市场不会太景气,也难见新起色。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已由高速换挡为中高速。12月16日,中国社科院在北京发布2016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7%左右,2016年经济增速将在6.6%-6.8%之间,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发展已从第二产业为主导调整到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并且正处在上升趋势,今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超过一半。受经济的影响,煤炭消费强度会继续放缓。

从煤炭市场需求来看,钢铁和建材行业产品产量已经基本达到峰值,产量已经是全球的一半,国内需求已出现下降,今年前11个月钢铁产量同比下降2.2%,水泥下降5.1%,预计2016年仍将处于减产趋势。

从环保和减排约束要求来看,大气污染治理要求限制煤炭消费,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到2017年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5%以下,京津冀省市煤炭消费量要净消减8300万吨,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比重控制在62%以内,并要求京津冀煤炭消费比2012年净削减1亿吨。电力行业机构预测,明年用电量增长可能不到1%,意味着明年电力消费可能不会有增长,甚至有所下降。

从国内煤炭行业的供给来看,由于前些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产能不断扩张,目前全国煤炭产能超过40亿吨,在建规模超过10亿吨,这些产能的释放,加剧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

从上述这些因素可以预测,2016年煤炭产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十分严峻,很难摆脱疲软、低迷的运行态势。业内人士指出,煤炭企业应对新变化,严控增量,优化产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引导落后的产能退出,壮大大型企业集团等等。推进能源革命,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

目前全国小煤矿仍有7000多处,其中年产9亿吨及以下的5000多处,“十三五”期间需要淘汰4000多处,升级产能4亿吨。全国共有因资源枯竭,灾害严重,扭亏无望而亟待退出的国有煤矿约300处,产能3亿吨,涉及职工100万人左右等等。全国大约有4900处煤矿,大概10亿吨的产能面临退出,需要加强一些退出政策予以支持。

 

(关键字:煤炭市 供大于求 2016年)

(责任编辑: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