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或利好焦炭出口

2016-1-14 10:33:09来源:期货日报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元旦过后,人民币贬值加速,自4日开始,在岸市场中间价和收盘价便一路下滑,从四年半低点进一步跌至五年新低。而自去年8月中国央行宣布下调人民币汇率以来,人民币已贬值5%,这一贬值速度,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期货日报记者发现,1月7日在上海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跌至6.5956,创5年来的最低点,而离岸人民币汇率跌也跌破6.7,达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不过其后央行在周五上调人民币中间价,为九个交易日来首次,令全球市场稍微心安。截至北京时间1月11日13:33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666。

“人民币贬值将提升国内进口商品的进口成本,特别是那些国内进口依存度较高的商品,如原油,铁矿石,以及部分农产品等,其由于进口成本的增加,价格将获得一定支撑,尽管短线可能并不明显。”张源说。

行业人士认为,人们币贬值,对于国内已经明显过剩的行业来说,不乏将带来利好。通过人民币的贬值,可以保持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人民币贬值可以使得国内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促进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复苏,它有利于国内的商品和劳务出口。除此之外,中国的外贸收入往往会得到改善,整个经济体系中外贸所占比重会扩大,从而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

“人民币汇率的降低,将直接降低产品的出口成本,提升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张源说。

2015年全年焦炭出口在985万吨,较2014年同期大幅增长120万吨左右,达近几年焦炭出口量最高点。

“国内焦炭出口数量在2012年后呈逐年递增趋势,在2009年因征收40%的高额关注,出口量出现跳水,随后几年出口量均维持低位。”张源表示,不过伴随着2013年国内出口关税以及出口配额的取消,国内焦炭出口数量出现一定回升。而2014-2015年由于国内焦炭价格大幅下挫,出口成本持续降低,整体出口量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出口价格的降低,对于焦炭市场出口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焦炭出口一吨,平均较12月1日节省约3.1美元左右,焦炭出口成本回落,价格优势进一步显现。

不过,记者从港口地区部分出口贸易商处了解到,汇率的变化对于焦炭出口的影响作用暂时仍相对有限。

贸易商人士认为,焦炭国外需求较为稳定,部分出口贸易商客户相对固定,市场需求本身变化不大。或因国内即将过年等因素,近期部分海外商家提前订货,焦炭1月整体出口需求预期将有恢复性增长,但也难以断定与汇率变化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另外,人民币汇率降低后,国外部分商家压价情绪反而因此增强,出口商出货商谈压力不降反增。

“而从全球焦炭市场来看,国际焦炭市场整体需求空间变化不大。”张源表示,近几年,国际焦炭贸易数量大多在1500万吨左右。因全球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国外市场需求也有所减少,印度等主要出口国家2016年内也将有一批新增焦化产能投产,国内焦炭出口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

在行业人士看来,从焦炭出口在国内焦炭的占比情况来看,2015年国内焦炭产量约在6.5亿吨左右,焦炭整体产量预计将达到4.5亿吨。而全年焦炭出口量仅在910万吨附近,占全国焦炭总产量的2%左右,占国内焦炭总产能的1.4%附近,即便出口总量后期提升至1000万吨以上,也难以缓解目前庞大的产能过剩压力。

“尽管影响相对有限,但在行业过剩压力不断提升的2016年间,焦炭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或将为更多焦化企业提供新的焦炭销售途径,特别是山西及华东沿海地区焦企不乏因此多一线生机。”张源说。

(关键字:人民币贬值 利好焦炭出口)

(责任编辑:0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