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了钢铁行业,可见国家对钢铁行业问题的重视。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钢铁行业改革包括两方面基本内容:其一,淘汰落后产能、退出过剩产能;其二,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
业界认为,如果2016年能淘汰5000万吨粗钢,产能利用率从2015年的67%上升至71%——超过70%行业即可实现盈利,这意味着如果政策逐步落实并实现5000万吨粗钢产能的淘汰目标,钢铁行业将从亏损走向盈利;另外,环保压力下,吨钢成本增加并支撑钢价,这对已经达到环保标准的钢企有利。
在政策接连力挺下,钢铁行业处境有望实现180度翻转,从困境走向新生。
钢铁困境聚焦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国钢铁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钢铁产能接近12亿,而同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量仅为7亿吨,产能利用率不足67%,预计2016年国内钢材消费量将进一步下跌至6.48亿吨,产能利用率也将进一步下滑。国内经济下行、海外贸易保护注意兴起、钢企未及时做减产调整,导致了钢铁产能过剩不断加剧的局面。
受此影响,钢价持续下跌,钢企维持经营困难。2015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9万亿元,同比下降19.05%;亏损额为645.34亿元,亏损面高达50.5%。
钢铁行业脱困政策环境分析
近期,我国出台了《关于钢铁行业脱困指导意见》,提出从今年开始到未来5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吨到1.5亿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得到实质性进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同时,积极推进“互联网+”与钢铁的结合。
“两会”过后,预计行业将收获更多政策利好,但都将围绕钢铁去产能、降本增效、降低污染物排放等角度出发。
钢铁行业机遇分析
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我们看好特钢与钢铁电商的发展。
特钢是机械、汽车、军工、化工、家电、船舶、交通、铁路以及新兴产业等国民经济大部分行业用钢最主要的钢类。与普钢相比,特钢需要更高生产工艺,且利润更高。目前,我国特钢消费领域是汽车和机械行业,两大行业消费的特殊钢材占比分别达到特钢产量的40%和32%。随着汽车市场扩大与工业化不断推进,特钢将有及其强劲的市场需求。
钢铁电商有利于降低钢铁贸易成本,并提高销量。我国钢铁电商起源于2013年,目前国内已有200余家钢铁电商平台。2014年钢铁电商平台交易量约占整个钢铁市场的10%,约为7500万吨钢材,交易额突破了2000亿元。短时间内钢铁电商迅速发展,也说明了钢企迫切转型的意愿与对电商模式的肯定。
(关键字:钢铁 盈利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