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份,铁矿石市场价格如同钢材市场一样,经历“过山车”的行情,经营者预测后期铁矿石价格上涨,缺乏需求支撑的动力,以盘整为主。
在3月份的第二个交易周的周一、周二,钢材市场价格出现一波突如其来的暴涨行情,两天的钢价飙涨500-600元/吨,受其带动,铁矿石市场价格亦强劲反弹,北方地区的铁矿石价格上涨50-60元/吨,进口矿价格一度攀升至60美元/吨。普氏指数周一暴涨10.7美元,达到64.2美元/吨,单日涨幅达20%;但在周三,钢材市场行情急速下转,价格暴跌,单日的跌幅200-300元/吨,铁矿石市场价格也随之震荡回落,3月10日,普氏62%铁矿石指数报下跌至57.35美元/吨,下跌6.85美元/吨。进口矿价格暴涨后大跌,呈现跌宕起伏行情。
这周(3月14日至3月18日)受钢材市场价格震荡影响,上半周进口矿市场价格回落,下跌到52美元/吨左右,下半周价格止跌回升,成交状况始逐渐好转。在周四,普氏62%粉矿价格为56美元/吨(CIF),但仍较上周下跌0.2美元/吨。国产矿市场价格总体趋稳,河北、安徽地区铁精粉出厂价格保持在540元/吨和510元/吨,唐山地区66%铁精粉采购价稳定在530-550元/吨。山东地区大型矿山64%、65%铁精粉出厂价570-580元/吨;江西、湖南地区钢厂635、64%铁精粉采购价450-475元/吨。
从经营者的销售情况来看,近期交易平淡,销售不畅,销量减少,在价格大幅攀升时,市场人气较旺,交易活跃,而在价格震荡下滑时,市场观望气氛浓重,几乎“有价无市”,尤其在进口矿价格冲高回落的情况下,钢厂对高价位国产矿的采购量明显减少,主要以消化库存为主。
在分析后期铁矿石市场走势时,经营者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前期铁矿石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人为的炒作因素在推波助澜,起到了很大效应,而并不是需求的拉动所为,从目标铁矿石市场的供需状况,难以持续价格走高,盘整下行的概率较大。当前,影响铁矿石市场行情的因素依然不少,其中有利空的因素,也有利好的因素,但总体看,利空因素大于利好因素。
诸如,铁矿石市场终端有效需求尚难明显释放。从种种迹象来看,目前钢厂产能利用率依然不高,产能释放遇到不少阻力。整治污染,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钢铁企业面临的压力很大。今年“两会”,对钢铁、煤炭业的化解过剩产能呼声极大,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是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环保、质量、安全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过剩产能。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人民币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今年以来,各地都在积极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了当地化解钢铁产能的规划和目标,一批钢铁厂家陆续被关停。此外,唐山世园会将于3月中旬开始试运营,当地的高炉生产受到影响,产量减少,对铁矿石需求量也相应下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今年1-2月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12107万吨、10539万吨和16228万吨,同比分别下降5.7%、下降7%和下降2.1%。粗钢、生铁和钢材日均产量分别为201.78万吨、175.65万吨和270.47万吨,较去年12月份环比分别下降2.83%、增长2.1%和下降12%。由此来看,钢铁企业对铁矿石的需求不可能大幅增加,甚至还可能继续减少。
再如,铁矿石市场供给状况的变化。前期铁矿石市场价格大幅反弹之后,特别是进口矿价格攀升至60美元/吨以上,受其带动,促使国内一批矿山复产,目前已有部分矿山陆续恢复生产,后期国产矿供应将会有所增多。从进口矿来看,据海关统计显示,2016年2月,我国进口铁矿石7361万吨,较上月减少858万吨,环比下降10.44%,但同比依然在增长,增幅为8.3%,进口量仍处于较高位。
还有,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格局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国内矿山在陆续恢复生产,进口矿居高不下,而下游终端用户在限产、减产,铁矿石需求难增有减,这将加剧后期的铁矿石市场供需矛盾。目前,国内港口的进口矿库存量仍处于较高位,据专业机构的统计显示,在3月中旬,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约为9445万吨,根据当前全国钢厂的生产情况,港口铁矿石库存可满足29天生产需求。
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预见在短期内铁矿石市场不会有太大起色,在缺乏下游终端需求的支撑情况下,铁矿石价格不可能持续走高,或将小幅回落,不会再现大幅上涨的行情。
(关键字:铁矿石 铁矿石市场价格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