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日,沪深两市已有130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年报,从年报来看,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而在众多亏损大户中,钢铁业无疑是重灾区。
数据显示,净利润亏损超过10亿元的企业,其中有5家来自钢铁企业,它们分别是:重庆钢铁、马钢股份、鞍钢股份、华菱钢铁和*ST八钢。在报告期内,上述5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59.87亿元、-48.04亿元、-45.93亿元、-29.59亿元和-25.08亿元。重庆钢铁亏损近60亿元成亏钱大户,创出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额。
上述5家公司只是钢铁行业的一个缩影,预计随着年报的陆续出炉,钢铁行业更加惨不忍睹。据鞍钢股份发布年报透露,2015年钢铁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为-24.59%,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44.14%。
对其亏损缘由,鞍钢股份分析,2015年钢材市场价格下滑,而矿石、煤炭等原料价格降幅相对较低,外部市场因素吞噬公司盈利空间。尽管公司内部以超常规措施持续加大降本增效工作力度,但不足以弥补钢价深幅下跌带来的效益损失。据了解,这是鞍钢股份自1997年上市以来的最大亏损额,超过2012年40.3亿元的亏损额,刷新亏损纪录。
4月7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刘振江在钢铁行业财务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去年是整个钢铁行业真正的“严冬”,主营业务全年累计亏损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亏24倍,效益的巨大落差给部分企业释放出生死存亡的信号。
今年前三个月,一股暖风吹向处于“严冬”的钢铁业,钢价指数从去年年底54.48的最低点回升到三月末的68.87。三月制造业和钢铁业新订单指数均回升至50%以上扩张区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显示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持续回暖。
不过总体来看,虽然目前钢价出现反弹,但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没变。预计今年将是钢铁行业效益回升的决战年,没有一家企业可挂免战牌。也就是说,钢铁行业的“寒冬”仍没有过去,2016年的关键词或仍旧以继续消化产能转型为主。
(关键字:钢铁 企业 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