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份以来,铁矿石市场价格涨势减弱,一些地区出现震荡回落态势,在供大于求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的状态,后期铁矿石市场价格易跌难涨,明显上涨的似乎不可能。
据经营者在销售中反馈的信息,这段时间铁矿石市场人气不旺,交易平淡,价格盘整,部分地区的铁矿石市场价格震荡波动,涨跌不一,呈现分化现象。如在东北地区国产矿市场价格以盘整为主,66%湿基国产矿不含税价格380元/吨,65%湿基国产矿不含税价格415元/吨,66%干基国产矿含税现汇价格485元/吨。
进口矿市场价格总体趋稳,部分港口的进口矿价格略有上涨,在5月17日,受钢坯及期货合约上涨的带动,矿商的进口矿报价普遍上涨10元/吨。由于高品位资源的价格“挺而走高”,钢厂大都选择中档品位的进口矿,也有的钢厂采购价格相对低些的国产矿,因为采用国产矿比使用进口矿,生产成本可以降低。
这一周,国产矿和进口矿市场价格震荡波动,河北唐山地区钢厂的66%铁精粉采购价下调20元/吨,为515-525元/吨,邯邢地区64%碱粉、65%酸粉价格下调30元/吨,为580-600元/吨。辽西地区钢厂的66%铁精粉采购价下调5元/吨,为525-545元/吨;辽东地区的钢厂采购价下调20元/吨,为525-535元/吨。安徽地区的钢厂65%铁精粉采购价下调40-50元/吨,为500-540元/吨。进口铁矿石价格先涨后跌、震荡运行,PB粉矿外盘价格54美元/吨(CIF)左右,略涨1美元/吨,国内主要港口的进口矿价格,PB粉矿价格405-415元/吨,58%杨迪粉矿价格345-355元/吨,63.5%巴西粗粉价格415-425元/吨,PB块矿价格500-510元/吨。
在分析预测后期铁矿石市场行情走势时,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根据目前铁矿石市场的供需状况,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总体来看“易跌难涨”,或盘整运行。同时,需要关注影响后市行情的不确定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钢材市场震荡对铁矿石市场的影响。进入5月份以来,钢材市场再度降温,价格一路下跌,在半个月内,主要钢材价格大幅下跌500-600元/吨,一些钢材的价格已经跌至原先的低位,对钢厂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影响,近期不少钢厂纷纷下调螺纹钢、线材等建筑钢材出厂价格,降幅最大达到400元/吨,钢厂盈利明显收缩,复产热情受挫。加上各地加大对钢铁行业的化解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及环保整治的力度,促使钢厂减产、限产,甚至停产,4月份,国内日均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的状况,预计在5、6月份不会出现,钢产量或将减少,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将相应下降,必将直接波及后期铁矿石市场行情走势。
二是居高不下的铁矿石库存,遏制铁矿石市场价格的上涨。由于前期铁矿石市场价格持续攀升,据钢铁协会监测,4月末,国产铁精矿价格升至512元/吨,环比上升50元/吨,升幅为10.82%;进口铁矿石(海关)平均价格52.57美元/吨,环比上升7.29美元/吨,升幅为16.10%,从而促使国内矿山复产积极性,开工率提高,如在4月份以来,辽西地区不少小矿和选厂陆续开工,国产矿山产量在增加,市场资源逐渐充裕起来。同样,进口矿也在增加,据统计,今年1-4月,全国累计进口铁矿石32544万吨,同比增长6.1%;由此而来,国内铁矿石市场供给明显增加,库存一直在上升,目前全国45个港口铁矿石库存上升到10084万吨,较前期增加147万吨,环比上升3.9%。导致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加剧。
三是钢厂压低铁矿石采购价格意愿增强。随着钢材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钢厂效益受损,利润逐渐下降,加上钢铁企业债务沉重,资金紧缺,因而钢厂的采购铁矿石等钢铁原料时,普遍控制采购量,科学合理设置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同时,尽量压低采购价格,“控量压价”,是钢厂的采购钢铁原料基本原则。最近,一些钢厂已经要求铁矿石供应商下调订货价格。
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从上述这些因素来看,目前钢厂的铁矿石库存情况尚可,基本按需采购或以消耗库存为主,预计进口铁矿石市场价格仍将持续盘整下行的运行态势。
(关键字:铁矿石 铁矿石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