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红五月”,对于焦炭、焦煤市场来说,似乎可以用“红火”来形容,交易活跃,价格攀升,在钢铁原料市场中堪称“一枝独秀”。不过,经营者对6月份的“双焦”市场行情仿佛不那么乐观,认为继续上涨空间有限,不排除出现震荡波动的走势,部分地区的焦炭价格或将小幅回落。
经营者在销售中掌握的情况和业内人士的市场调研,在5月份,焦炭市场价格继续处于震荡上行通道,持续3、4月份的上涨势头,只是涨势有所减弱。以河北地区为例,二级冶金焦价格3月底为730元/吨,到4月底上涨至1010元/吨,涨幅280元/吨;在5月底,涨至为1060元/吨,又涨了50元/吨。这几个月,“双焦”市场价格一路走高。据专业机构统计,5月份最后一周的焦炭价格指数为93.47点,月环比上涨31.33%。炼焦煤价格指数115.85点,月环比上涨10.92%。
从5月份的双焦市场交易状况来看,下游终端需求旺盛,交易活跃,厂商销售较为顺畅,普遍没有库存,价格持续攀升,一路走高。但在5月下旬,尤其在最后一周,由于整个5月份的钢材市场连续降温,钢价大幅下跌,一些钢材价格在一个月之内下跌700-800元/吨,几乎恢复到上涨前的水平,钢厂出厂价格频频下调,效益明显缩水,因而,一些钢厂开始下调焦炭采购价格,导致一些地区的焦炭市场价格稳中见跌,如月底,华北地区焦炭价格下降20-30元/吨,山西一级焦价格车板价970-99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车板价930-940元/吨;邢台地区焦企准一级冶金焦价格下降30/吨,为960元/吨。唐山地区准一级冶金焦到厂价1100-1120元/吨,二级冶金焦到厂价1040-1060元/吨。
进入6月份的头上几天,国内炼焦煤市场价格稳中有升,山西的一些焦煤企业炼焦煤出厂价上调50-65元/吨,喷吹煤价格上调20元/吨;江苏的煤矿气煤出厂价上调30元/吨。焦炭市场价格略有松动,山西临汾、河北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价格880元/吨和1030元/吨,较上周回落20-30元/吨。
对于后期“双焦”市场行情走势,经营者认为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不排除部分地区的焦炭市场价格小幅波动,稳中有降。同时,对存在的不确定因素需引起关注和重视,主要体现在几下几个方面:
一是“双焦”市场终端需求的变化。由于5月份的国内钢材市场连续降温,价格大幅下跌,在一个月里,主要钢材价格600-800元/吨,对钢厂的冲击不小,销售不畅,出厂价格频频下调,效益急剧下降,甚至再度亏损。前期钢厂复产、增产,4月份的日粗钢产量创历史新高,钢厂对焦炭需求增加,但5月份的这波钢价暴跌行情,钢厂生产热情受挫,有的钢厂开始检修,估计6月份钢厂会限产、减产,对焦炭需求有望减少,支撑双焦市场价格继续上涨的动力不足。
二是钢厂下调“双焦”采购价格意愿增强。5月份的这波钢价暴跌行情,使一批钢企的钢材由盈利转亏损,诸如螺纹钢价格在5月份下跌810元/吨,线材价格下跌870元/吨,钢厂的销售价格与生产成本相比,普遍出现倒挂,亏损明显。据统计显示,截止5月底,国内钢厂的三级螺纹钢亏损100-150元/吨,在这种状态下,钢厂迫于成本压力,大都下调焦炭采购价格,日前河北部分中小钢厂要求焦化企业的焦炭出厂价格下调30-50元/吨。预计钢厂下调“双焦”采购价格的现象在继续蔓延,6月份更为明显,这在很大程度将促使后期焦炭市场价格的震荡波动。
三是焦炭供给的变化,涉及后期“双焦”市场走势。今年以来,国家对煤炭行业的化解产能过剩和供给侧改革力度加大,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各地正在积极贯彻执行,焦化企业的产能释放受到影响,开工率不高,
尤其是国有煤矿严格执行276个工作日生产的规定,产量明显下降。据统计显示,5月中旬中钢协会员钢企日均粗钢产量174.58万吨,增产3.81万吨,增幅2.23%;生铁167.95万吨,增产1.35万吨,增幅0.81%;钢材167.41万吨,增产3.9万吨,增幅2.38%;焦炭32.96万吨,减产0.07万吨,减幅0.23%。由此可以看出,粗钢、生铁、钢材的产量都在增加,唯独焦炭产量在减少,这一增一减,可以看出煤炭行业的化解产能效应在显现,导致焦炭市场可供资源偏紧,这是前期支撑焦炭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动力。目前,一些地区的炼焦煤的焦炭的供应继续趋紧,厂矿基本没有库存,焦化企业“挺价意愿”较强。
鉴于上述这些因素的存在,经营者及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钢厂与焦化企业之间的围绕价格的博弈在加剧,在而4、5月份,焦炭市场价格累计涨幅远高于钢材和铁矿等品种,在钢材市场相对疲软的局面下,预计6月份焦炭市场价格不可能持续大幅上涨,且上涨空间收缩,部分地区的焦炭价格或将震荡回落。
(关键字:焦炭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