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近日召开的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确保今年任务顺利完成,压减钢铁产能45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2.5亿吨以上。
在“十三五”期间,中国将压减钢铁产能1到1.5亿吨,煤炭化解过剩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也就是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16年要完成未来五年总任务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压力可想而知。徐绍史要求,“各地不得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原则上3年内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增产能的技改项目和产能核增项目。”各地方政府需在7月15日前各地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各地县和企业,把今年的目标具体到每台设备每个矿点,并在7月30日前上报退出产能任务量的时间表。各地要把去产能工作责任层层细化落实到具体的企业、项目和责任人,确保每项工作和每个时间节点,都有人负责、有人督查。年底要对各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盘点,任务没有完成的要进行问责。
徐绍史介绍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开始实施,市场预期有所改善,钢铁煤炭行业运行稳中趋好,“1月份-5月份,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4%,规上煤炭产量同比下降8.4%。截至7月1日,线材、螺纹钢、中厚板、冷轧薄板等四种主要钢材综合平均价格达到2622元一吨,比年初上涨20.6%,秦皇岛港5500大卡的市场煤价达到415元每吨,比年初回升12.2%,钢铁煤炭企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贷款回收有所好转,各方对去产能的共识进一步增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会员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后累计实现利润87.36亿元人民币,实现了扭亏为盈,但销售利润率只有0.83%,降本增效任务依然艰巨。
据了解,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与地方政府、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央企业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相关部门制定了奖补资金、财税、金融、职工安置、国土、环保、品质、安全等8个配套文件,2016年中央基础奖补资金已经预拨到各地。
河北省副省长王晓东在会上介绍了河北去产能经验。他表示,河北“十三五”期间,将压减炼铁产能4989万吨,炼钢4913万吨,在产业布局上也将进行优化,“‘十三五’期间,张家口、保定、廊坊退出全部钢铁产能,秦皇岛、承德等市部分退出,力争到2020年,形成以河钢、首钢两大集团为龙头,3家地方集团为重点,10家左右特色企业为支撑的2310产业格局;对初步确定的11家僵尸企业,实行一企一策,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整,破产清算的方式,在2018年以前实现市场出清;加快实施河钢集团并购塞尔维亚钢铁厂等项目,打造国际产能合作的新样板。”
(关键字:钢铁 产能 煤炭 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