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6月出口超预期 汇率贬值提升中国钢铁竞争力

2016-7-14 8:41:45来源:中财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海关总署公布6月钢材进出口数据,其中6月单月出口钢材1094万吨,同比增长23.1%,日均出口量36.5 万吨,回升至历史第二高位;6月进口钢材114 万吨,同比下降2.6%。

6月日均出口量创历史第二高,东盟和中东国家增长最快。6月日均出口钢材36.5 万吨,高于1~5 月的30.5 万吨平均水平,仅次于去年9 月份的37.5 万吨历史峰值。今年1~5 月,从前二十大出口国(地区)来看,向东盟国家的出口同比大幅增长,其中泰国、越南和印尼出口增长73%/45%/36%,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同比增长75%/59%/54%。

人民币贬值扩大中外钢铁价差,提升出口竞争力。6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1.6%,而日元对美元升值4.7%,以热卷产品为例,中国和日本的价差两个月内扩大了130 美元至174 美元/吨,国内钢材的出口竞争优势大幅提升。若人民币对日元汇率保持当前水平,价差的存在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钢铁抢占海外出口份额,因而下半年出口存在上行空间。

反倾销是潜在风险,但截至目前影响尚未显现。越南、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美国等自去年开始陆续实行对中国钢铁出口的反倾销调查;目前已有越南、马来西亚、美国作出了反倾销肯定性终裁。受制于高达209.97%的反倾销税率,今年前5 个月对美国出口同比大幅下降65%;对马来西亚出口亦同比下滑11%,对印度出口增速回落至6.6%(去年全年为24.9%),对越南和泰国出口尚未受到反倾销措施影响,但两者合计占我国出口比重的18%,成为未来出口的潜在风险,但截至目前影响尚未显现。

上调全年粗钢净出口增速预期至5%。综合考虑人民币贬值和反倾销尚未显现的因素,我们预计下半年钢材同比持平概率大,上调全年粗钢净出口增速至5%(原先预测为-5%);维持内需下滑1%的预测,预计粗钢产量同比下滑0.5%(原预测-1.5%),有效产能利用率提升1 个百分点至71.4%,成为盈利改善的基础。

投资建议:6月钢价上涨的基本面逻辑已经清晰,即出口环比上升、内需环比持平、而产量环比下降,供需边际改善。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整体供求基本平衡,但旺季效应和低库存依然可能推动钢价反弹,期货升水即是该预期的反映。三季度产量暂未回升,空头逻辑暂无法验证,钢铁股仍可继续持有。
 

(关键字:钢铁 出口 汇率)

(责任编辑:00185)